相与饮花下,饮极人自歌。
有酒不共尽,奈此春光何。
翻愁白日短,勿厌红树多。
树多尚云可,红落无停柯。
万象悬悲端,归卧山之阿。
相与饮花下,饮极人自歌。
有酒不共尽,奈此春光何。
翻愁白日短,勿厌红树多。
树多尚云可,红落无停柯。
万象悬悲端,归卧山之阿。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饮宴乐趣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花下饮酒的欢聚场景,抒发了对美好时光不能永恒的无奈情怀。
"相与饮花下,饮极人自歌"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图景,人们在鲜花盛开之下尽情畅饮,直至酩酊大醉,自自然然地高声歌唱。这里的“花”可能是海棠或其他春天开放的花卉,象征着春意盎然和生机勃发。
"有酒不共尽,奈此春光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而不能共享的无奈。酒能助兴,但即使是饮酒也无法留住不断流逝的春光。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易逝、难以把握的感慨。
"翻愁白日短,勿厌红树多"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失的忧虑。白昼之短,意指白天的时间过得很快,春日的阳光似乎特别宝贵;而“勿厌红树多”则是劝慰之语,尽管花开繁盛,但不应有满足感,因为时光不会因物象的丰富而停滞。
"树多尚云可,红落无停柯"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观。即使花开得再多,也终将随风飘散,无法永恒;“红落无停柯”则是对春意易逝的感叹,花瓣纷纷,犹如不停歇的滚珠。
"万象悬悲端,归卧山之阿"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盛衰更替时所产生的情感。万象,即宇宙间一切景象,都带着一丝哀愁;而“归卧山之阿”则是将这种悲凉的心情寄托于大自然,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安顿。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饮宴生活的描写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生哲思。
奉君琉璃杯,酌君琥珀酒。
听我高歌行路难,使君悲欢两无有。
君不见瞿塘水险天下无,扁舟夜过捷吹嘘。
蚕丛鸟道削如壁,驽骀经行百无失。
王良能谙六马情,十二衢中似镜平。
不知一旦生轗轲,鸾车辐折马尽惊。
吁嗟世事难自料,或有鬼神司权衡。
仪秦口辩周张吃,逢时皆可取公卿。
劝君酒,君莫辞,富贵荣华自有时。
君家长白山,中有醴泉寺。
垂老不能游,笑我缘何事。
君今访我来,更复谈清致。
一泉生峰顶,乱流到平地。
范公读书堂,四时有苍翠。
岂惟山水佳,其人亦相似。
名高齐鲁间,羡君从早岁。
同榜称白眉,词林为赤帜。
地灵人亦杰,相传岂无谓。
礼闱久抱屈,复罢催租吏。
横经向何所,人文观盛世。
崇卑不足论,所贵有胸次。
酌君一杯酒,相看各意气。
白云逐君来,使我生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