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卧经行总是禅,身閒不出寺门前。
诸般放下原无累,一念空来未有缘。
天上恩波深似海,梦中尘业散如烟。
白头归向京城老,荒却槎峰种芋田。
坐卧经行总是禅,身閒不出寺门前。
诸般放下原无累,一念空来未有缘。
天上恩波深似海,梦中尘业散如烟。
白头归向京城老,荒却槎峰种芋田。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描绘了禅者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首句“坐卧经行总是禅”点明了禅者无论在何种状态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将生活视为修行的一部分。接着,“身閒不出寺门前”则强调了禅者内心的自由与宁静,并非依赖于外在环境的约束。
“诸般放下原无累”表达了禅者对世间物欲的超脱,认为放下一切杂念与执着,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解脱。“一念空来未有缘”进一步阐述了禅宗中的“空”与“缘”的概念,即通过内心的净化达到一种超越世俗因果关系的状态。
“天上恩波深似海,梦中尘业散如烟”运用比喻手法,将天上的恩泽比作深海,象征着宇宙间深厚的慈爱与关怀;而梦中的尘世业力则如同烟雾般轻盈散去,寓意着禅者通过修行,能够摆脱世俗烦恼,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最后,“白头归向京城老,荒却槎峰种芋田”描绘了一位老禅者的晚年生活,他选择回归自然,远离尘嚣,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体现了禅者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禅者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关于内心平静、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核心理念。
人为物灵钧受命,物本于人无诟病。
圣远庖厨存此心,诗咏虫鱼明物性。
沙噀入咏诚蠢蠢,因之演雅聊援引。
此辈已分泥涂辱,吾侪忍加汤火窘。
乌郎自乌墨鱼墨,如虱处发不知黑。
锁管寄车墨者流,书契岂皆能作贼。
牡蛎分房巧芘身,雉蛤移种陈接新。
?君孕玉自撑拄,蠙氏采月为精神。
西施有舌话前闻,老婆之牙岂同群。
螯属黄中膏具美,螺族青出味作辛。
蚬蛏蚶蛤壳为囿,相濡以沫期耐久。
自为锅釜使受烹,宁落提携死于酒。
子产校人从肆瞒,流水长者功难论。
寄声海上钓鳌客,鳌动恐伤大地根。
满船月明何所得,意不在鱼钩自直。
潮来忽见驾山来,个解吞舟人不识。
有客闻之为骇然,人鱼更擅将谁怜。
《再用韵谢德久见和》【宋·许及之】人为物灵钧受命,物本于人无诟病。圣远庖厨存此心,诗咏虫鱼明物性。沙噀入咏诚蠢蠢,因之演雅聊援引。此辈已分泥涂辱,吾侪忍加汤火窘。乌郎自乌墨鱼墨,如虱处发不知黑。锁管寄车墨者流,书契岂皆能作贼。牡蛎分房巧芘身,雉蛤移种陈接新。?君孕玉自撑拄,蠙氏采月为精神。西施有舌话前闻,老婆之牙岂同群。螯属黄中膏具美,螺族青出味作辛。蚬蛏蚶蛤壳为囿,相濡以沫期耐久。自为锅釜使受烹,宁落提携死于酒。子产校人从肆瞒,流水长者功难论。寄声海上钓鳌客,鳌动恐伤大地根。满船月明何所得,意不在鱼钩自直。潮来忽见驾山来,个解吞舟人不识。有客闻之为骇然,人鱼更擅将谁怜。
https://shici.929r.com/shici/TAAxv.html
理极终必复,孰逃造化机。
司夏流中气,执衡振严威。
有怀渴云霓,不愿雨珠玑。
油然起崚嶒,闪若惊霍挥。
嘉泽彻中霄,凉飙入重扉。
良苗固怀新,冶叶亦生辉。
从欲天匪私,屡丰古实稀。
垂老藉香火,凌晨肃裳衣。
百拜屈我躬,万感铭我肌。
兹生每有逢,末路敢为欺。
正尔饱丘壑,及此轸疆陲。
念终抱愧耻,已矣徒伤悲。
漫有五车书不读,岂似一编勤过目。
痴儿鬻肆蠹鱼书,巨富牙签尘满屋。
市南水竹一亩空,平生腹笥史长公。
闭户却扫得真乐,冥搜万古窥鸿濛。
淹留岁时亦何有,策勋兹事要持久。
吾家文昌读书处,好在溪山落君手。
上方治定登文儒,东观石渠森宝书,望公起直承明庐。
从来海内知名士,须读人间未读书。
李生来岭南,自挟书一束。
食箪寄萧寺,矻矻昼夜读。
馀子让头角,文作翻手速。
小试不尽能,它日真可卜。
里中老仙伯,曾对玉堂宿。
高节老弥厉,名盖斗南北。
掖垣我畏友,不爱万钟禄。
卷藏一丘下,勋业所迫逐。
子归问道要,储作饥岁谷。
富贵偶然耳,吾欲子金玉。
忆我初识君,屈指今七年。
盐车著骐骥,驽蹇纷争先。
谓当对清闲,帝席半夜前。
稍使修世官,复近尺五天。
如何尚朱绂,亦堕岭海边。
前山春色多,佳树午阴圆。
散策履幽径,方舟下长川。
心目得开明,语笑为芳鲜。
但恨暝色至,不得穷攀援。
尚欲夜然犀,下照蛟龙渊。
清游渺难继,归梦苍山巅。
须君换鹅帖,更叙山阴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