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用韵谢德久见和》
《再用韵谢德久见和》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古风

人为物灵钧受命,物本于人无诟病。

圣远庖厨存此心,诗咏虫鱼明物性。

沙噀入咏诚蠢蠢,因之演雅聊援引。

此辈已分泥涂辱,吾侪忍加汤火窘。

乌郎自乌墨鱼墨,如虱处发不知黑。

锁管寄车墨者流,书契岂皆能作贼。

牡蛎分房巧芘身,雉蛤移种陈接新。

?君孕玉自撑拄,蠙氏采月为精神。

西施有舌话前闻,老婆之牙岂同群。

螯属黄中膏具美,螺族青出味作辛。

蚬蛏蚶蛤壳为囿,相濡以沫期耐久。

自为锅釜使受烹,宁落提携死于酒。

子产校人从肆瞒,流水长者功难论。

寄声海上钓鳌客,鳌动恐伤大地根。

满船月明何所得,意不在鱼钩自直。

潮来忽见驾山来,个解吞舟人不识。

有客闻之为骇然,人鱼更擅将谁怜。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的独特见解与深沉思考。诗中以“人为物灵”开篇,强调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与责任,同时也提出了“物本于人”的观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接着,诗人引用“圣远庖厨存此心”,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关注民生、体恤苍生的敬仰之情,并以此引申出对自然界万物的关怀与理解。通过“诗咏虫鱼明物性”,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诗歌作为表达自然万物特性的媒介,以及通过诗歌增进对自然界的认知与欣赏的重要性。

诗中运用了多种形象的比喻,如“沙噀入咏诚蠢蠢”、“乌郎自乌墨鱼墨”、“牡蛎分房巧芘身”等,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智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与赞美之情。

同时,诗人也反思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与影响,如“吾侪忍加汤火窘”、“自为锅釜使受烹”,表达了对过度开发与破坏自然环境行为的忧虑与批评。

最后,诗人以“寄声海上钓鳌客”结尾,借以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和谐共存、保护自然环境的呼吁。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也体现了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题高伯寿墨梅

才见梅花喜溢眉,无声诗索有声诗。
自从即墨移来种,莫辨南枝与北枝。

(0)

效行即事

贪看梅花短作程,吟鞭不动马蹄轻。
村庄到处如知已,物色於人亦有情。
去雁远连潮水落,乱山低与暮云平。
倚栏无语閒商略,此景谁能画得成。

(0)

游水乐烟霞二洞三绝

此是游山第二回,天风吹断洞云开。
人生到处须行乐,不为寻梅亦自来。

(0)

过桐江三绝

解缆移舟淛水滨,晚潮初落岩痕新。
酒酣卧唱江南曲,月在篷窗冷照人。

(0)

和抱拙韵

倚楼长笛两三声,云淡风轻弄晓晴。
翰墨林中新体制,江湖社里旧宗盟。
不堪翁牖闻蝉噪,独喜梧冈听风鸣。
安得坡仙同把酒,山间玉糁可分羹。

(0)

和赵同叔见寄韵

满园桃李手亲栽,治世何尝弃不材。
可恨天南流落客,九霄雨露不曾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