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书堂在乌江即唐张文昌读书处自五代至宋皆世守之渡江后为史氏所有》
《读书堂在乌江即唐张文昌读书处自五代至宋皆世守之渡江后为史氏所有》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古风

漫有五车书不读,岂似一编勤过目。

痴儿鬻肆蠹鱼书,巨富牙签尘满屋。

市南水竹一亩空,平生腹笥史长公。

闭户却扫得真乐,冥搜万古窥鸿濛。

淹留岁时亦何有,策勋兹事要持久。

吾家文昌读书处,好在溪山落君手。

上方治定登文儒,东观石渠森宝书,望公起直承明庐。

从来海内知名士,须读人间未读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读书与知识追求的深刻理解与赞赏。诗人通过对比“五车书”与“一编勤过目”的不同态度,强调了深入阅读与理解的重要性,而非仅仅拥有大量的书籍。他以“痴儿鬻肆蠹鱼书”与“巨富牙签尘满屋”作对比,讽刺了那些只收集而不真正阅读书籍的人,突出了知识的价值和实用性。

接着,诗人赞美了“市南水竹一亩空,平生腹笥史长公”,描述了一位热爱阅读、知识丰富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如同丰富的历史书籍一般。闭门读书,探索古今,仿佛能窥见宇宙的奥秘,享受真正的乐趣。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内心的满足,是诗人所推崇的生活态度。

诗人还提到时间的流逝与坚持的重要性,“淹留岁时亦何有,策勋兹事要持久”。这表明了长期不懈地学习和积累知识的价值,不是短暂的停留,而是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

最后,诗人将读书堂与文昌(古代官职,掌管文教)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读书人地位的尊重,并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参与治理国家,阅读并传承人间未有的知识。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阅读和教育的颂扬,以及对读书人的期待与敬意。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有寄·其二

客里欢场未寂寥,芙蓉画舫白门桥。

瑶筝月暗声难断,绛烛风多泪易消。

歌送鹧鸪颦柳叶,梦依翡翠宿兰苕。

三年鱼腹相思字,寄与秦淮雪后潮。

(0)

初春寄唐惟良使君

春风庾岭兴何如,落尽梅花未见书。

人日能无常侍句,屏星不定使君车。

孤台灌木催黄鸟,二水流澌泮鲤鱼。

莫笑邺都才力尽,胡床东壁待应徐。

(0)

香严寺代袭美怀子田

几日忽成别,出门秋草长。

西风看雁序,落月掩龙堂。

公子兰为藻,缁郎穗作香。

山中苦相忆,惟恐石成羊。

(0)

秋夕忆信之

城阳分手地,摇落倍前时。

微月衔高树,寒云覆古陂。

新知竟谁是,旧好复何之。

寂寞朱弦夜,思君只益悲。

(0)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其一

宪台佳胜占湖山,湖上新亭白昼閒。

风送荷香来几席,日移竹影上阑干。

金塘水满鱼争跃,碧嶂云收鸟自还。

好景无边浑负却,何时同倚画屏看。

(0)

雨中简周秉忠三首·其一

独抱离忧罢酒樽,更看连日雨倾盆。

庭除汨汨深流潦,几砚层层润积痕。

往事一编聊自诧,永怀千古向谁论。

先生最是知音者,咫尺何由一扣门。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