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十日春多少。扶路金钗试灯早。
旋剪寿幡飞蝶小。
东家垂柳,西家明月,风物年年好。
种桃三千今馀九,谁道桃花笑人老。
万事浮云如过鸟。
浣溪佳句,柴桑新酒,天地何时了。
春来十日春多少。扶路金钗试灯早。
旋剪寿幡飞蝶小。
东家垂柳,西家明月,风物年年好。
种桃三千今馀九,谁道桃花笑人老。
万事浮云如过鸟。
浣溪佳句,柴桑新酒,天地何时了。
这首元代刘诜的《青玉案·和友人寿席》描绘了一幅春天热闹而富有生机的景象。"春来十日春多少"开篇即点出春天短暂而美好,引人思考春光易逝。"扶路金钗试灯早"形象地写出人们在春夜早早点亮花灯,欢庆节日的场景,金钗映照,气氛温馨。
"旋剪寿幡飞蝶小"描绘了人们剪制寿幡的活动,风筝如蝶轻盈,寓意着生活的欢乐与祝福。接下来的"东家垂柳,西家明月,风物年年好"则展现出邻里和睦,月色明亮,春景常新的田园诗意。
"种桃三千今馀九"借桃树寓意长寿,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桃花依旧笑人老,寓意友人虽年长但依然青春不减。"万事浮云如过鸟"以云飘鸟逝比喻世事无常,暗示人生短暂,引人深思。
最后三句"浣溪佳句,柴桑新酒,天地何时了"借用浣溪沙的典故和陶渊明的柴桑,表达对永恒的追求,感叹时光匆匆,宇宙无穷,流露出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展现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又寓含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知君爱鸣琴,仍好千里马。
永日恒思单父中,有时心到宛城下。
遇客丹青天下才,白生胡雏控龙媒。
主人娱宾画障开,只言骐骥西极来。
半壁䟃?势不住,满堂风飘飒然度。
家僮愕视欲先鞭,枥马惊嘶还屡顾。
始知物妙皆可怜,燕昭市骏岂徒然。
纵令剪拂无所用,犹胜驽骀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