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入松.题石坛道士焚香》
《风入松.题石坛道士焚香》全文
元 / 沈禧   形式: 词  词牌: 风入松

暮云收尽紫霄宽。灏气袭衣冠。

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

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道人星下礼蒲团。

宝鼎爇沈檀。风吹霞袂飘飘举,想芳名、已注仙班。

东访麻姑跨凤,西邀金母乘鸾。

(0)
鉴赏

这首元代沈禧的《风入松·题石坛道士焚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首句“暮云收尽紫霄宽”写出了傍晚时分,云彩散去,天空显得更为开阔,为石坛道士的活动创造了宁静的背景。接下来,“灏气袭衣冠”描绘了清新的山间气息浸润着道士的衣物和仪态,显得超凡脱俗。

“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泉水、白石与松树共同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卷,露水从松头滴落,增添了神秘感。诗人通过“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描绘出此时此刻万籁俱寂,只有道士在石坛上静心修行,周围树林的阴影被月光割裂,显得格外寂静。

下半阙转向对道士焚香仪式的描绘:“道人星下礼蒲团。宝鼎爇沈檀”写道士在星光下虔诚地礼拜,点燃沉香,香气缭绕,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氛围。最后两句“风吹霞袂飘飘举,想芳名、已注仙班”则想象道士的仙风道骨,衣袂随风飘动,仿佛其名字已列入仙人的行列,暗示了他的修行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坛道士的修行生活,展现了道教仙境般的意境,表达了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敬仰。

作者介绍

沈禧
朝代:元   字:廷锡   籍贯:吴兴

沈禧[元](约公元一三五四年前后在世),字廷锡,吴兴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中前后在世。工词善曲,有竹窗词一卷,(今存强村丛书中)散曲八套;亦单行,名曰竹窗乐府。
猜你喜欢

谢彭桂峰送瓜种

少年不解自窥园,空读神农百草言。

今日谢君分异种,不知曾否是青门。

(0)

答彭鹅溪送花卉·其一

碧茎紫蔓来名圃,静色幽香满暮庭。

风雨似催春事早,独凭栏处听檐瓴。

(0)

玉笥歌赠吴冰斋

玉笥之西来九仙,九仙之台高插天。

少时梦想不得到,行年五十初攀缘。

是时十月天色肃,霜枫露草迷深谷。

道遇幽人身姓吴,自谈曾授长生箓。

心性好洁住冰斋,不逐烦俗成群侪。

为予指点且先导,拍手云外开尘怀。

一别十年空羽翰,夜深风断啼猿乱。

惟有幽人山下留,杖屦之时入星汉。

苒苒光阴五十春,容色无殊台上人。

竞道仙村长藜棘,常依洞石作比邻。

我已无心问五岳,知君犹慕彭铿学。

他年台上听吹笙,不知谁识王乔鹤。

(0)

赠崔宗伯万寿礼成归南都

君王万寿开灵祥,海岳百辟来明堂。

钧天已熟华胥梦,五夜新传玉殿香。

金陵礼乐尊南省,玉帛遥随卿月影。

拜舞还同北阙班,文章元并三台迥。

孝皇昔日求名贤,夜夜宫中露祷天。

鼎湖已驾飞龙驭,虎观多留鸣凤篇。

天球云瑟吾崔子,降神独步中州起。

名姓空将金马高,词章不作青钱拟。

余卧江南今几春,春山伐木远怀人。

一笑长安见颜色,片言金石开精神。

人生聚散何草草,传闻晓发长安道。

载酒追寻野外山,登楼却羡云中鸟。

天高日短归思深,寒飙飒飒悲空林。

绿绮美人不成调,碧草王孙愁素心。

归去凤台岁已暮,青青桂树汀洲路。

尽道星槎天上回,方知机石人间误。

杳杳行尘欲断肠,垂衣此日开明光。

千秋一遇留金鉴,九罭何时见绣裳。

(0)

有所思

伯牙一去世,飘飘竟何之。

哀哉太古音,知者亦已稀。

紫鸾入青冥,高标不可期。

应有赏心人,回恻霜桐枝。

(0)

饮酒

载酌旨酒,永此良宵。兄及弟矣,于焉逍遥。

凯风南柯,载哦以歌。兄及弟矣,聚匪其多。

聚匪其多,命也则那。既戒无荒,不乐如何。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