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解自窥园,空读神农百草言。
今日谢君分异种,不知曾否是青门。
少年不解自窥园,空读神农百草言。
今日谢君分异种,不知曾否是青门。
这首诗描绘了少年对自然与知识探索的无知,以及成年后对他人慷慨分享的理解与感激。首句“少年不解自窥园”形象地展现了少年时期对世界的好奇与无知,他可能并未亲自涉足于自然之中,而是通过阅读古人的著作来获取知识。“空读神农百草言”则强调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经验之间的差距,少年虽能背诵古人关于百草的知识,但并未亲身体验过这些植物的特性。
接下来,“今日谢君分异种,不知曾否是青门”,则转换到了一个成年后的视角。这里“谢君分异种”表达了对他人慷慨分享的感激之情,可能指的是收到不同种类的瓜种。而“不知曾否是青门”则暗示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期待,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过去无知状态的反思,即在未经历之前,我们往往无法真正理解某些事物的价值或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少年时期的无知与成年后的感悟,探讨了知识、经验与感激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自我认知的深化。
江天漠漠纸鸢舞,秋入三阳霁无雨。
寒斋独客温乡语,海上桑田农谚古。
客中谁念悲秋人,天涯芳草歌伤春。
平生绮习刬除尽,冷落过岭东坡身。
岭外有人吟感遇,丹橘满林写佳句。
秋心不冷冬心暖,待起群阳斡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