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失落感。蟾蜍(指蟾蜍星,即月球)薄太清,说明月亮被遮蔽,不能完全展现其明亮;蚀此瑶台月,则是说月亮受到了损害,无法达到应有的光彩。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进一步描绘了月亮受损的景象,这里的"金魄"指的是月亮的光辉,而"沦没"则是说光辉消失。
螮蝀(一种昆虫)入紫微,大明夷朝晖,诗人通过螮蝀进入紫微星座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是说浮动的云朵遮挡了天上的光芒,使得万物都笼罩在阴霾之中。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这里的"萧萧"形容声音,可能是风吹过树木的声音,也可能是宫廷中的寂静无声。诗人感叹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空旷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是说连桂花也不再芬芳,而是被寒霜覆盖。这通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凋零。沈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这里诗人表达了深深的叹息,感慨万千,连衣服都湿透了。
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失落感,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诗中通过月亮、星辰、自然景象等多重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