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访昭明读书台》
《次韵访昭明读书台》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荒台游鸟迹,萧寺柏森森。

帝子今何在,清风满竹林。

金焦相向出,湖海隔江阴。

文选空陈迹,云山若处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昭明读书台的追忆与探访,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自然的宁静美。

首联“荒台游鸟迹,萧寺柏森森”,以“荒台”、“游鸟迹”描绘出昭明读书台的荒凉与静谧,而“萧寺柏森森”则通过“萧寺”与“柏森森”营造出一种古朴而肃穆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流逝。

颔联“帝子今何在,清风满竹林”,将目光转向历史人物,以“帝子”指代昭明太子萧统,提出一个深沉的问题——这位曾经在此读书的帝王之子如今安在?同时,通过“清风满竹林”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与和谐,也暗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味。

颈联“金焦相向出,湖海隔江阴”,视角转至地理环境,通过“金焦”(金山、焦山)与“湖海”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江景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尾联“文选空陈迹,云山若处寻”,将话题引向文学与自然的融合,通过“文选”(《文选》是古代文学总集)与“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峦),表达了对古代文学成就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追寻。这里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思,也有对未来探索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昭明读书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历史、自然与人文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文化的感慨、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探寻,是一首富有深意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五酬王城山

两丸日月,细看来、也是樊笼中物。

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帜几番残壁。

白是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

此时把酒,旧词还是坡杰。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

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

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

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

(0)

百字令·其一

少微星小。抚剑气横空,隐见林杪。

夜来宋都如雨,更长得奇哉懰皎。

与汝三龄,览余初度,一语占先兆。

暮年喜见,甲申聚五星照。

堪叹亡国馀民,老人孺子,尔汝霜桥晓。

骑马听鸡朝寂寞,梦入南枝三绕。

洛社耆英,行窝真率,著我真堪笑。

与公试数,开禧嘉定宝绍。

(0)

题林户曹寒斋

举世争驰势利场,君于冷处看人忙。

不营摩诘散花室,只设苏州听雨床。

种果园林无虎守,勘书窗几有萤光。

直须唤起西塘老,来向斋中伴石塘。

(0)

简竹溪二首·其二

驻颜元不待丹砂,筋力浑如昔建牙。

剥尽皮毛真理窟,分些膏馥与儒家。

苦吟寒谷应生黍,罢讲诸天亦雨花。

自笑一生迷传注,傥容北面学南华。

(0)

喜汤伯纪登第

老觉人间无一忻,怪来乾鹊耳边闻。

休嗔穷鬼揶揄我,绝喜春官摸索君。

畴昔先生有高第,即今后死与斯文。

不应也跃看花马,忘却江天树与云。

(0)

得閒

准敕放还山,祈閒果得閒。

直令舂庑下,也胜乞墦间。

子美虽存阙,渊明且闭关。

遥怜早朝者,推枕恐催班。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