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相独推贤,乘轺向远边。
一心倾汉日,万里望胡天。
忠信皇恩重,要荒圣德传。
戎人方屈膝,塞月复婵娟。
别思流莺晚,归朝候雁先。
当书外垣传,回奏赤墀前。
亚相独推贤,乘轺向远边。
一心倾汉日,万里望胡天。
忠信皇恩重,要荒圣德传。
戎人方屈膝,塞月复婵娟。
别思流莺晚,归朝候雁先。
当书外垣传,回奏赤墀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或高官出征边疆的壮丽场景,充满了对国家忠诚和对远方未知世界好奇的心情。从“亚相独推贤”开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他不仅是朝廷中杰出的贤才,更是能够承担起边疆重任的人物。诗中的“乘轺向远边”,则展现了他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坚定的决心,轺为古代车辆的一种,象征着旅程的开始和冒险的意志。
“一心倾汉日,万里望胡天”两句,更是将这种壮阔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将个人之心与苍茫大地相连,展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和情感的飞扬。汉日、胡天都指代边疆地区,通过这些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中人物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忠诚的坚定。
“忠信皇恩重,要荒圣德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恩泽的感激和对于圣德传承的期望。这里的“忠信”、“皇恩”、“要荒”、“圣德”,都显示出一种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大义的维护。
随后,“戎人方屈膝,塞月复婵娟”两句,又将视角转向边疆的生活状态。“戎人”指的是军中之人或居住在边疆的人们,而“方屈膝”则描绘了一种等待和准备的姿态。接着,“塞月复婵娟”,则是对边塞月色之美的一种赞叹,这里的“复婵娟”可能隐喻着边塞生活中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诗人通过“别思流莺晚,归朝候雁先”表达了对于离别的感伤和期待。这里的“别思”指的是离别时的情愫,“流莺晚”则是对夜深人静之境的描写。而“归朝候雁先”,则展现了一种期待回归的渴望,雁作为古代传递信息的媒介,这里象征着对于消息和回家的急切。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壮观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宏大而又充满个人情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