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小女隔云别,松花春风山上发。
绿盖独穿香径归,白马花竿前孑孑。
蜀江风澹水如罗,堕兰谁泛相经过。
南山桂树为君死,云衫残污红脂花。
巫山小女隔云别,松花春风山上发。
绿盖独穿香径归,白马花竿前孑孑。
蜀江风澹水如罗,堕兰谁泛相经过。
南山桂树为君死,云衫残污红脂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相和歌辞·神弦别曲》。从这短暂的摘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巫山小女隔云别”,这里的“巫山小女”通常被认为是指巫山神女,她们在云端与世间相隔,既有仙境超脱凡尘之意,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不易触及的情感。
“松花春风山上发”,这一句则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象。松花随着春风在山间飘散,给人以生命力和希望的感觉,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绿盖独穿香径归”,诗人通过“绿盖”这一形象传达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绿色可能代表着植物的生长,也暗示了某种隐蔽或孤独的情感状态。而“独穿香径归”则表明主人公在这宁静美丽中独自漫步,最终回到一个充满香气的小路上。
“白马花竿前孑孑”,这里的“白马”可能象征着纯洁或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花竿”则是一种装饰性的物品。整句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通过这种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乐的场景。
“蜀江风澹水如罗”,这一句将读者带入到蜀江边,那里的风轻柔,水清澈,如同丝绸一般。这里不仅是在形容自然美景,也可能在通过这种宁静的环境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堕兰谁泛相经过”,这句话中,“堕兰”通常指的是某种植物,但在这里它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质,仿佛是某个有情之物。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有谁会去打扰这些宁静的事物?
“南山桂树为君死”,这里的“南山桂树”因其坚韧不拔而著称,诗人用它来表达一种牺牲或奉献的情感。通过“为君死”的描述,可以看出诗人对某种事物或情感有着极深的执着。
“云衫残污红脂花”,这一句中,“云衫”可能象征着遥远或超脱尘世的事物,而“残污红脂花”则可能暗示了一种美丽却又脆弱易逝的事物。这种对比强烈的形象,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独特的人性化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无尽的追求与怀念。
匡庐列云霄,江湖邈天际。
地涌青莲华,枝叶相鲜丽。
眷彼华中人,超然隔尘世。
梦想五十年,良缘图未遂。
偶乘空中云,随风至吴会。
东南美山水,蕴藉多佳士。
一见素心人,精神恍如醉。
未语肝胆倾,清言入微细。
相对形骸忘,了然脱拘忌。
精白出世心,太虚信可誓。
苦海方洪波,愿言驾津济。
把别向河梁,遂我归山志。
长揖返匡庐,藏踪杳深邃。
五老与七贤,日夜常瞻对。
诛茅卧空山,烟霞为衣被。
视此芭蕉身,一掷如弃涕。
缅想未归人,驰情劳梦寐。
安得驾长虹,凌风倏然至。
暂谢尘世缘,入我真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