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黄落惊山树,呼儿问朔风。
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黄落惊山树,呼儿问朔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的悲凉心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青年时期的装扮与晚年的打扮,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个人的衰败。"叹世鹿皮翁"一句, 鹿皮被用来比喻老者身上的皮肤粗糙,就如同穿着鹿皮衣的人一般都是一副贫寒之相,这里则形象地表达了老年生活的艰辛和孤独。"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进一步描绘了老年的身体衰退,视力和听力都已大不如前。
接下来的两句"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则是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烘托老人的情感。猿鸣引发了秋天的寂寞和悲伤,而鸟儿的叫声则增加了傍晚时分的凄凉和孤独。
最后两句"黄落惊山树,呼儿问朔风"描绘了一幅秋天落叶的景象,以及老人在这萧瑟景色中唤自己的孩子,询问北风的方向,这不仅是对亲情的渴望,也是对生命流逝和无常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老年人对生命、时间、孤独和衰败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