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丸日月,细看来、也是樊笼中物。
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帜几番残壁。
白是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
此时把酒,旧词还是坡杰。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
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
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
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
两丸日月,细看来、也是樊笼中物。
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帜几番残壁。
白是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
此时把酒,旧词还是坡杰。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
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
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
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
此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面。"两丸日月,细看来、也是樊笼中物"一句,以微妙的手法捕捉了光与暗的交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帧几番残壁"则是对时光流转、历史沧桑的深刻体悟。
"白是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中,诗人笔触轻盈,却勾勒出一幅冬景图。这里的“白”色不仅描绘了雪的纯净,更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纯粹。
"此时把酒,旧词还是坡杰"表达了诗人在饮酒之际,心中所思所感依然与古人的情怀相通。"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于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赞叹。
"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一句中,“几许”二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掌上沤生沤灭”则是对生命瞬息万变的一种感悟。
接下来的"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表达了对于历史长河中事物更迭的超然态度。最后“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中的“簪花”形象生动,却又带有一丝可惜之情,因为在这美丽的舞蹈中,缺失了夜晚最为美好的陪伴——明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脱的心境。
明河此夜,隐隐微云掩。织女皇姑又相见。
问千年嘉会,乌鹊填桥,谁怂恿、不遣灵期汗漫。
楼中人叹绝,况值迎秋,一叶梧桐落阶畔。
正念远伤离,那得闲心,拈素缕、鸳针双穿。
想荡子、回头望双星,也暗暗蹉跎,凉暄潜换。
生平途较阮公穷。何物抵愁浓。
香来略似垂丝柳,更拖烟、杏雨濛濛。
麾去不遥,唤来便至,防煞更无踪。
春冰化水已溶溶。幽郁好教通。
延欢送恨浑无计,若寒夕、遮断帘栊。
那似柳绵,一当春晚,吹尽任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