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愁汉调犹平子,嗣响郦炎格已休。
阅尽盆渠都是水,何曾日夜大江流。
四愁汉调犹平子,嗣响郦炎格已休。
阅尽盆渠都是水,何曾日夜大江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俊对杜甫(少陵)作品的回应与评述。通过“四愁汉调犹平子,嗣响郦炎格已休”两句,林俊表达了对杜甫诗歌风格的赞赏,同时提及了郦炎,可能是在比较不同诗人的艺术影响与风格变化。
“阅尽盆渠都是水,何曾日夜大江流。”这两句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众多的“盆渠”(小水池)与“大江”进行对比,暗示尽管世界上的小水流不断,但真正浩瀚不息的是像大江一样的伟大精神或永恒的真理。这不仅是对杜甫诗歌深邃内涵的赞美,也是在强调艺术创作中追求的持久影响力和普遍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林俊对杜甫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以及对诗歌创作中追求深刻意义和永恒价值的思考。
大士隐精蓝,不践白衣舍。
老夫厌世纷,屏迹南山下。
经时不相见,道味遥相借。
岂是困烦溽,萧然雨闲暇。
白云等无心,幽林媚如画。
常恨简寂履,不入东林社。
还疑松山老,怕答庞公话。
吾庵朝暮成,莫向人间化。
方驾出齐山,五月未甚暑。
遥瞻六峰道,修烟莽如褚。
浮屠在山半,卜筑气象古。
松风下石窦,阴泉鸣竹坞。
堂堂老禅子,游方遍中土。
十年不下山,不及朝市语。
拂云有幽步,凌空开峻宇。
登山复望山,六峰艳如舞。
时当一阴候,阳气骄且舞。
龙蛇伏草莽,往往暴为雨。
由兹向摇落,流光不足数。
篮舆当复来,相与同支许。
不识聱隅生,斯人亦豪怪。
挟书海上来,轩昂轶前辈。
何为老穷阨,独与当时背。
宠禄出一时,此书终不废。
客死江都馆,骸骨埋荒秽。
幸会田使君,开茔北门外。
浮屠清旷地,马鬣森松桧。
百年一抔土,谁当论穷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