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河源落五台,楼前澄影隔尘埃。
杨花春尽帆归远,楮岛烟消雁影来。
物色不随游子去,芳樽今为使君开。
三韩胜地皆方丈,更借仙风倾一杯。
天上河源落五台,楼前澄影隔尘埃。
杨花春尽帆归远,楮岛烟消雁影来。
物色不随游子去,芳樽今为使君开。
三韩胜地皆方丈,更借仙风倾一杯。
这首诗描绘了汉江畔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款待。首联“天上河源落五台,楼前澄影隔尘埃”以夸张的手法,将汉江源头比作天上的河流,从高处落下,清澄的水波在楼前映照出一片宁静,仿佛隔绝了尘世的喧嚣。颔联“杨花春尽帆归远,楮岛烟消雁影来”则通过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象的转换,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杨花飘零,象征着春天的结束,而远处的帆船则预示着远方的归途;随着烟雾散去,南飞的大雁身影显现,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变迁。
颈联“物色不随游子去,芳樽今为使君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虽然游子(这里指友人)即将离去,但诗人以美酒相待,希望在这短暂的相聚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尾联“三韩胜地皆方丈,更借仙风倾一杯”则进一步渲染了汉江畔的美景,将其比作仙境,邀请友人共饮,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汉江的自然风光,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太守能诗赵倚楼,良宵开宴领清秋。
挂檐玉鉴明如洗,划汉银河近欲流。
雅兴自来轻庾亮,颂声翕尔变营丘。
关河万里须长啸,莫问膏腴在橘洲。
夫子作春秋,大义明素王。
至于游夏辈,一字不敢当。
文风下秦汉,诗体更晋唐。
世道有隆替,人才随翕张。
致君与泽民,夷险公备尝。
山川寻谢屐,风月归奚囊。
满城风雨朝,采采篱下黄。
临风怀美人,在彼天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