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九》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九》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槐叶风清莺哺子,麦苗露湿雉寻媒。

道人不出方壶境,坐见天时去又来。

(0)
注释
槐叶:槐树的叶子。
风清:清风拂过。
莺哺子:黄莺喂小鸟。
麦苗:初生的麦苗。
露湿:被露水打湿。
雉:野鸡。
寻媒:寻找配偶。
道人:修道之人。
不出:不离开。
方壶境:道教传说中的仙境。
坐见:静坐中看到。
天时:自然时节。
去又来:循环往复。
翻译
槐树叶子在清风中摇曳,黄莺忙着喂养小鸟。
麦田里的露水打湿了草丛,野鸡在寻找伴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夏交替时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生命力的感悟。

“槐叶风清莺哺子”一句中,槐叶代表着初夏的气息,而风中的莺鸟鸣叫则是春意犹存的象征。莺哺子的“莺”字与“莺”鸟谐音,使人联想到春天的生机。

“麦苗露湿雉寻媒”一句,则描绘了夏季即将到来的景象,麦苗在露水的滋润下逐渐成熟,而雉(一种鸟类)开始寻找交配的伴侣,这是季节更迭中生命力旺盛的写照。

“道人不出方壶境”一句,通过对道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顺应自然之道的向往。方壶,常用来比喻隐逸生活,这里指代诗人所处的清净环境。

“坐见天时去又来”一句,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诗人静坐于方壶境中,只需坐观四季更迭,日月轮回,不须外出即可领略世事变迁之大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于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吴萧山知县

八年两唤浙江船,吴越青山相对妍。
长愧主恩难报答,不知人事几推迁。
香浮菊桂秋将暮,景迫桑榆岁可怜。
荒县今宵孤馆梦,四千里外楚云边。

(0)

谢世诗二首

边马南来动北风,屡陈长策矢孤忠。
群豺横暴嘉谋遏,仪凤高飞事业空。
愁恨暗消榕树绿,寸心漫拟荔枝红。
欲知千载英雄气,尽在风雷一夜中。

(0)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

妖蜃吹城市海涛,也疑瀛岛产琨瑶。
老滕解把真成妄,郢曲如今始再调。

(0)

再用前韵二首

行雨龙公屡易方,魃妖谁敢扇余殃。
田畴接得三年熟,枕簟供来几夜凉。
更喜征夫无减灶,定应行旅不赍粮。
寄声鄞土黄承事,有粟何须更窖藏。

(0)

再用出郊韵三首

远山空处断云收,一段秋光野思悠。
鹰隼不妨侵碧落,鱼岛自觉得沧洲。
桑榆晚景能多日,桂菊他乡又一秋。
聊把清尊浇眊矂,兹游还可再寻不。

(0)

占春亭即事三首

薄雾轻烟柳际浮,阶前细草绿初抽。
年年春事年年恨,一担担来是白头。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