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雁过妆楼.秋夜》
《新雁过妆楼.秋夜》全文
清 / 杜贵墀   形式: 词  词牌: 新雁过妆楼

挨过黄昏,梧桐院、著些疏雨微云。

暗中征雁,渐语近水边村。

小阁灯昏人独自,听吟蛩绕遍墙根。

者情怀,怕逢明月,懒更开门。

当年望牛女处,只燕楼霜影,凤蜡啼痕。

不饶人睡,芦被纸帐无温。

便能梦归故国,怕红蓼,丹枫也断魂。

腰围减,待五更声尽,能留几分。

(0)
鉴赏

这首《新雁过妆楼·秋夜》由清代诗人杜贵墀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画面。

诗中开篇“挨过黄昏,梧桐院、著些疏雨微云”,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黄昏时分梧桐院内,细雨轻拂、薄云飘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暗中征雁,渐语近水边村”一句,通过雁群南飞的场景,巧妙地将季节与情感相联系,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

“小阁灯昏人独自,听吟蛩绕遍墙根”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孤灯下的人独自倾听蟋蟀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寂寞与思绪的纷扰。接下来,“者情怀,怕逢明月,懒更开门”则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逃避现实的矛盾心理,明月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希望,但又让人感到难以触及的遥远。

“当年望牛女处,只燕楼霜影,凤蜡啼痕”这一句,借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失落,燕楼霜影与凤蜡啼痕,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情感的寄托,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爱情的短暂。

“不饶人睡,芦被纸帐无温”则直接点出了主人公因内心情感波动而难以入眠的状态,芦被与纸帐虽是日常之物,却在这一刻显得格外冰冷,映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痛苦。

最后,“便能梦归故国,怕红蓼,丹枫也断魂”表达了主人公虽然渴望回到过去,但面对红蓼与丹枫(秋天的代表性植物)时,依然感到心痛不已,进一步强化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秋夜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杜贵墀
朝代:清

杜贵墀(1824-1901年),字吉阶,别字仲丹,巴陵县郭镇磨刀村杜家庄(今属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人。天资卓越,性情“沉敏”,深得从祖父杜棠的喜爱。杜棠到山西任职时,将年仅4岁的贵墀带到任所,学习四书五经及句读。贵墀6岁丧母,9岁丧父,13岁回到家乡,与长兄杜伯崇相依为命,继续勤奋苦读,精研诗词和古文,力求博学实用,不争虚名,为日后的经史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猜你喜欢

菊花·其十二

奇姿能艳复能幽,志意坚贞不可求。

举面向人先自赤,风前无语小低头。

(0)

臣虞杂取米盐琐事,成二十四诗,余读而悲之,勉答其半,韵既不次,语复不伦。亦犹杜陵野老同元使君春陵行,非敢云属和也·其八柴

运水搬柴太瘦生,幞头著价更纵横。

庞公应被天然笑,佛殿何须草数茎。

(0)

仙床石

困来枕石头,长伸两脚睡。

只恐登斯床,又梦游仙事。

(0)

友人为予治木口占博笑

七尺昂藏亦幻形,头颅不敢负朝廷。

鸢乌应怪丹心苦,蝼蚁宁嫌碧血腥。

何必达摩留双履,底须普化振空铃。

桐棺三寸人间世,寒食荒郊草自青。

(0)

幽居四首·其二

韶华回首去如驰,红树青山又一时。

夜雨联床新得句,秋风吹帽旧题词。

隍中蕉鹿原非梦,江上莼鲈别有思。

暇日聊为无事饮,未妨酩酊任倾卮。

(0)

舜山失路

易失空山路,仓皇野水边。

草坡牛自食,牧童何处眠。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