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甚衣冠貌特奇,数声清越弄瑶徽。
尚求人世知音听,地下钟期可亦稀。
伟甚衣冠貌特奇,数声清越弄瑶徽。
尚求人世知音听,地下钟期可亦稀。
这段诗描绘了一位穿着华丽、举止特异的人物,手执瑶琴,奏出清脆悠扬的琴声。诗人表达了希望有知音能够欣赏到这种美妙的声音,但同时也感慨于这样的艺术才华在世间极其稀少。
"伟甚衣冠貌特奇" 一句,通过对人物外观的描写,展现了他不凡的气质和风采。"数声清越弄瑶徽" 则直接表达了琴声之美,它既突出了琴音之清脆,又通过"弄瑶徽"这一词语,传递出演奏者的技艺高超。
接下来的"尚求人世知音听",流露出诗人对于能懂得这份艺术的听众渴望。然而紧接着的"地下钟期可亦稀",则表达了对这种才华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寻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段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反映出对艺术境界高远者的赞赏和怀念。通过对琴声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愫。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