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四首·其二》
《浪淘沙四首·其二》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池面绿生涡,雨打残荷。茶烟风细漾帘波。

枕簟新凉人浅醉,无奈秋何。

懒去听笙歌,心事销磨。芭蕉声到睡时多。

纨扇纱帘休忆著,只梦渔蓑。

(0)
鉴赏

这首《浪淘沙四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夏日傍晚景象。

首先,诗人以“池面绿生涡,雨打残荷”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池塘中绿叶与漩涡交织的画面,以及雨水轻敲残荷的声响,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轮回。

接着,“茶烟风细漾帘波”一句,将视线转向室内,通过轻柔的茶烟与微风在帘幕上荡漾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而略显慵懒的生活气息。这里,茶烟与帘波的互动,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既表现了生活的闲适,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

“枕簟新凉人浅醉,无奈秋何”两句,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换,暗示着主人公在初秋的凉意中陷入了一种半醒半醉的状态。这里的“浅醉”并非真正的醉酒,而是心灵深处的一种恍惚与沉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接下来,“懒去听笙歌,心事销磨”则揭示了主人公面对外界喧嚣时内心的逃避与自我疗愈。他选择远离热闹的音乐,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试图通过思考来缓解心中的烦恼。这一行为反映了人物性格中的内敛与敏感,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抗拒。

最后,“芭蕉声到睡时多,纨扇纱帘休忆著,只梦渔蓑”三句,将画面推向夜晚,芭蕉叶在夜风中发出的声音,似乎成为了主人公入眠前的最后一道催眠曲。他回忆起过去的日子,或许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梦中的渔蓑,可能象征着他对于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是对现实束缚的一种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而又略带忧郁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次韵陈侍郎谢送牡丹·其一

人在金华殿角头,诗情却遣为花留。

春风不入癯仙眼,六六峰寒隔几州。

(0)

次韵牡丹·其二

娇红深倚翠云团,髣髴三生吴綵鸾。

诗眼顿惊春富贵,雨侵衫袖不知寒。

(0)

赠滕君必绍

之子有名父,何蕃合比肩。

虞庠惊脱颖,孔壁妙忘筌。

高第攽枫扆,长身掩薤阡。

师亡乡党惜,人往岁时迁。

达宦谁无死,遗文尔独传。

客邮曾旅进,邑子例垂怜。

衮语推真幅,絺词激懦篇。

善人宜有后,一见欲潸然。

(0)

题渊明采菊图

东篱东篱所至有,南山南山古至今。

东篱之西拄我杖,秋菊千丛开黄金。

南山之北送我目,鸿飞山阳我山阴。

今是昨非栗里宅,三径就荒犹可寻。

画工可写渊明面,政恐难写渊明心。

渊明面匪宣明面,谁欤障我西风扇。

翁醉欲眠遣客去,渊明此心我常见。

归去来兮归去来,渊明方寸焉在哉。

宁入东邻白莲社,不上徐州戏马台。

(0)

漫兴九首·其四

半落酴醾雪,微舒芍药丹。

薰风交割近,特地更春寒。

(0)

频至子由书斋追记游事

行山稍已倦,径作坦腹卧。

茗至即仰啜,即复起端坐。

拓窗眼豁然,如见天宇大。

金碧何太丽,玉雪不受涴。

向来宴豢人,魂兮复谁些。

积沙东西移,怒潮日夜簸。

烟表越树细,云端海鹊过。

人生仅如尺,倏忽分寸挫。

万古一悲歌,悲歌孰予和。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