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向双峰老,松门闭两崖。
翻经上蕉叶,挂衲落藤花。
甃石新开井,穿林自种茶。
时逢海南客,蛮语问谁家。
独向双峰老,松门闭两崖。
翻经上蕉叶,挂衲落藤花。
甃石新开井,穿林自种茶。
时逢海南客,蛮语问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深山之中的老僧的宁静生活。"独向双峰老,松门闭两崖",表达了老僧独自面对着双峰,门前种植了松树,将两个悬崖之间围拢成一个清幽的空间。这强调了他的隐居生活是多么地与世隔绝。
"翻经上蕉叶,挂衲落藤花"则描绘了老僧阅读佛经时蕉叶飘落,以及他衣衫破旧,缝补之余,仍有花瓣附着,这些细节展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与自然的融合。
"甃石新开井,穿林自种茶"写出了老僧在山中挖掘新的水源,以及他独自在森林中种植茶叶。这些动作不仅体现了生活的自给自足,也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和顺应。
最后两句"时逢海南客,蛮语问谁家"则是老僧偶尔遇见从南方来的行者,用当地的语言询问对方的来历。这不仅展示了山中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好奇和关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了一幅山林隐逸图,展现了老僧超然物外、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
官满载琴书,乘春入上都。
烟波离远岸,桃李发中途。
俸薄尊常浅,诗清道太孤。
登朝无恨晚,未有白髭须。
参禅无悟处,如何得安乐。
置之空劫前,即为空劫缚。
任运日用中,拶著无不错。
懵然百不理,奈此一络索。
勇猛积勋修,翻成大过恶。
端坐审思惟,不如更行脚。
东山老病汉,闻之为喜跃。
愿尔发足时,出门便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