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频至子由书斋追记游事》
《频至子由书斋追记游事》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行山稍已倦,径作坦腹卧。

茗至即仰啜,即复起端坐。

拓窗眼豁然,如见天宇大。

金碧何太丽,玉雪不受涴。

向来宴豢人,魂兮复谁些。

积沙东西移,怒潮日夜簸。

烟表越树细,云端海鹊过。

人生仅如尺,倏忽分寸挫。

万古一悲歌,悲歌孰予和。

(0)
翻译
行走在山路上渐渐感到疲惫,随意找个地方躺下休息。
刚泡好的茶就仰头喝下,然后又起身端正坐着。
打开窗户,视野豁然开朗,仿佛看见了广阔的天空。
金碧辉煌的景象太过华丽,洁白如玉的雪景不染尘埃。
过去那些被奢侈生活宠幸的人,他们的灵魂如今又在何处呢?
沙粒在风中东流西移,汹涌的潮水日夜翻腾。
远处树林的烟雾若隐若现,海鹊掠过云端。
人的生命短暂如一尺,转瞬之间就可能受到挫折。
万古以来的悲伤歌曲,又有谁能与之共鸣呢?
注释
稍已:渐渐。
径:随意。
坦腹卧:随意躺下休息。
茗:茶。
宴豢:奢侈的生活。
积沙:沙粒堆积。
怒潮:汹涌的潮水。
烟表:远处的树林。
倏忽:瞬间。
悲歌:悲伤的歌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的闲适生活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行山稍已倦,径作坦腹卧"表达了诗人在游山玩水后感到疲惫,便找一块平坦的地方躺下休息。"茗至即仰啜, 即复起端坐"则展示了诗人品茶后的清醒和端正的坐姿,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自然的精神境界。

"拓窗眼豁然,如见天宇大"通过打开窗户,眼前所见的景象,诗人感受到了天地之广阔,这也映射出诗人的心胸开阔。"金碧何太丽,玉雪不受涴"则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

"向来宴豢人,魂兮复谁些"中,"向来宴豢人"可能指的是那些在宴会中沉醉的人,而"魂兮复谁些"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些人的灵魂状态有所感慨,似乎在询问他们的精神世界究竟归属何处。

"积沙东西移,怒潮日夜簸"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变迁不居的景象。"烟表越树细,云端海鹊过"则描绘了一种远观天际、超然物外的情景,其中"烟表"指的是山林间缭绕的烟雾,而"云端海鹊过"则是对高空中飞鸟的描写。

"人生仅如尺,倏忽分寸挫"用了尺度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易逝,这种感慨在中国古诗中颇为常见。最后两句"万古一悲歌,悲歌孰予和"则是对历史长河中的无限哀伤进行的抒情,同时也反问着谁能与之共鸣这首悲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间生活的闲适、自然景象的美好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和育王十二题·七佛石

万物虽散殊,孰非道之体。
何必石岩岩,方疑金色臂。

(0)

季夏雨中宛有秋色四望之际百感生焉因题於纸

粟花时节雨脩脩,莫道如秋即是秋。
客路几千成大梦,年华一半落东流。
眼存将圣生前笔,心得骚人格外愁。
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

(0)

鉴湖夜泛

明月到樽前,拿舟古岸边。
乱山斜入雾,远水倒垂天。
酒气薰龙戏,歌声弄鹤眠。
回头嗤李郭,此外更无仙。

(0)

送春寄呈现祖袁州二首

东君此去和时来,雪里梅根待暖回。
莫似仙家寥落甚,蟠桃千岁始重开。

(0)

送杜寺丞和永城

薦表同时入,天衢自此通。
弦歌新邑宰,清白旧家风。
官舍隋河北,离觞华谷东。
勖哉松柏操,咫尺是尧聪。

(0)

题昱师房天笑图

高僧不出院,屏画天笑图。
客子倦游者,欲去复踟蹰。
古人骨朽不可追,今人相见如古时。
人间触事入吾笑,何必门前有虎谷。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