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即维摩,和尚似鹫子。
中有妙音人,可比散花女。
长者即维摩,和尚似鹫子。
中有妙音人,可比散花女。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同无念过二圣寺(其二)》。诗中描绘了两位高僧的形象,将他们比喻为维摩诘和鹫子,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接着,诗人又以“妙音人”和“散花女”的形象来比拟,进一步强调了这两位僧人的非凡之处,以及他们在精神世界中的独特地位。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出对高僧智慧与慈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向往与敬仰。
鲲身千里横北极,图南更展垂天翼。
涂间车辙困波臣,过河忽作枯鱼泣。
由来物类有穷通,安排不必由天公。
达人会心不在远,游目喜见鯈从容。
庄周本非鯈,惠施亦非周,当其问答相尔汝,各以形隔交推求。
施既知周为非鱼,周自知鱼乐有馀。
正似梦时化蝴蝶,聊以寐觉分成蘧。
岂待中流作圉圉,始被大夫称得所。
必从异者而观之,肝胆何曾作越楚。
应悟万缘同一机,所性虽异非乖违。
举世皇皇各有竞,鱼自深潜鸟自飞。
汶上昨日见,泗水今午涉。
其广数十丈,深尺度车辙。
岸沙广浩浩,当上泗涨汐。
人可负戴度,小水何足说。
所贵近圣居,喜容动眉睫。
翘首见峄山,峰势犹巀孽。
岂必山水佳,童时耳闻热。
爱屋及其鸟,况先圣过迹。
昔将到鸡足,想瞿昙行乞。
后望伯利恒,想基督游历。
况在洙泗间,夫子日行役。
车马前扬尘,尚想周流迹。
渐瞻曲阜城,日射黄瓦眷。
子怀三十年,今始慰望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