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路四达,长楸听五钟。
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
弦歌声不息,环佩响相从。
花障荡舟笑,日映下山逢。
小平路四达,长楸听五钟。
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
弦歌声不息,环佩响相从。
花障荡舟笑,日映下山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市集图景,展示了古代城市的繁华与热闹。小平路上车马穿梭,长楸之下五钟齐鸣,营造出一派繁忙而又有序的景象。而玉节迎来司隶官员,锦车携带着尊贵的气息缓缓返回濯龙,透露出社会等级分明的一面。弦歌声与环佩声交织在一起,不仅表现了当时音乐与饰物使用的盛况,也反映出人们生活中的艺术享受和审美情趣。
花障之下,舟船在笑语中穿梭,而日光洒落在山脚下的景致则给这繁华的市集增添了一抹温馨与宁静。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洛阳城内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城市生活多彩多姿的一面所持有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社会贵族生活的观察和记录。
饥乌来屋头,轩然振双翼。
哑哑向我啼,其意欲得食。
我行顾我厨,馀糗颇云积。
粲粲白如银,莹莹燥如炙。
足可疗乌饥,尽与非所惜。
缘以目前人,困乏动千亿。
赈恤未有方,夙夜慨中赤。
况此所馀糗,粒粒出民力。
我食尚怀愧,饲乌宁不惕。
饥乌勿此啼,山林有榛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