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犹常夕,如何倍忆家。
二三千里道,四十五年华。
贫有文章在,官无品秩加。
遥知妻共女,愁坐卜灯花。
今夕犹常夕,如何倍忆家。
二三千里道,四十五年华。
贫有文章在,官无品秩加。
遥知妻共女,愁坐卜灯花。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己亥房山除夕营中作(其五)》表达了作者在除夕之夜身处军营的思乡之情。诗的前两句“今夕犹常夕,如何倍忆家”直接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尽管时间依旧,但节日氛围更加强烈,思念之情倍增。接下来,“二三千里道,四十五年华”通过描绘遥远的距离和漫长的岁月,强调了诗人与家人的分离之久,以及个人生涯的沧桑感。
“贫有文章在,官无品秩加”反映了诗人在贫困中仍以文学自持,虽然官职未见提升,但精神世界丰富。最后两句“遥知妻共女,愁坐卜灯花”通过想象家人围坐守岁,对着摇曳的灯花默默祈祷的场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和自己的孤寂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以除夕夜为背景,展现了战乱时期文人思乡的深沉情感。
天清露白猿声哀,巫山宛如屏障开。
峰回江转青未了,烟消雨歇空阳台。
我疑峨嵋青城移下瞿唐峡,又疑泰华衡庐飞过剑门来。
白云几朝莫,巫山青如故。
隔江望南陵,正见施州路。
路杳如线百八盘,人行如蚁云边度。
夷陵渐近楚江分,懒向江头问沿溯。
欲从车马向荆门,堂上心期不可负。
日者万物母,海为百谷王。
两雄未荡摩,众有皆摧藏。
天鸡警宵发,波臣导余望。
穷纮露黝紫,极际见青苍。
回首顾中原,破睫犹茫茫。
倏忽金轮升,流光浴扶桑。
一发界灙漭,万鬣竞纵横。
湛湛天酒晞,煜煜云旗张。
波将骇骏上,猋与蹻龙翔。
无复虞濛泛,阳德炽方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