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徙关中兵备河东》
《闻徙关中兵备河东》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胡兵绝当路,戍卒下河源。

烽火飞狐口,旌旗积雁门。

和亲固下策,薄伐本中原。

谁断匈奴臂,非无国士恩。

(0)
鉴赏

这首诗《闻徙关中兵备河东》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边防战事的关注与思考。

首联“胡兵绝当路,戍卒下河源”,描绘了边境上敌军的威胁与守军的部署。胡兵,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军队;当路,即道路,这里指边境要道;戍卒,守卫边疆的士兵;河源,可能是指黄河源头或与之相关的地区。这两句诗形象地展示了敌军在边境线上活动,而守军则在河东地区加强了防御。

颔联“烽火飞狐口,旌旗积雁门”,进一步描述了边防的紧张局势。烽火,古代传递警报的信号;狐口,可能是指靠近边境的某个地点;旌旗,军队的旗帜;雁门,地名,位于今山西代县附近,历史上是重要的边防要塞。这两句诗通过烽火与旌旗的动态对比,展现了边防线上战争的紧迫与军队的备战状态。

颈联“和亲固下策,薄伐本中原”,表达了诗人对边防策略的看法。和亲,指的是通过联姻等方式与敌方和平共处的政策;下策,次优选择;薄伐,轻率出兵;中原,泛指中国腹地。这两句诗批评了和亲作为解决边患的策略,并指出轻率出兵并非长久之计,强调了稳固中原的重要性。

尾联“谁断匈奴臂,非无国士恩”,提出了一个反问,探讨了如何有效解决边患问题。断匈奴臂,可能象征着彻底击败敌人的行动;国士恩,对国家有大功勋的英雄。这句诗暗示了需要有真正的英雄人物采取果断行动,而非仅仅依靠策略或表面的恩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防战事的描绘和对策略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与稳定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有效解决边患问题的深思熟虑。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扇子诗·其二十二

夜凉红藕六铢衣,露滴银床树影稀。

醉把玉箫风鬓乱,乘鸾初自月归来。

(0)

次韵谊夫九日忆去岁共游东林

菜饱无期岁已侵,高谈何处著幽深。

二年旅寄不堪说,九日盟寒那复寻。

此地有时容醉玉,寒花无数吐秋金。

与君成是无诗句,闻道西山似竹林。

(0)

扇子诗·其七十一

素缣咫尺十分圆,淡墨浓阴画手传。

惟恐动摇天地窄,只应掌上握山川。

(0)

扇子诗·其五十八

对使破琴良未达,解衣挝鼓亦非真。

从来我辈岂同俗,更遣阿戎来问津。

(0)

扇子诗·其十三

江海翱翔地,舟行岸自移。

无心波浪里,鸥鸟不须疑。

(0)

扇子诗·其七

水浸菩提坐,风传戒定香。

藕根金锁骨,花面玉毫光。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