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翱翔地,舟行岸自移。
无心波浪里,鸥鸟不须疑。
江海翱翔地,舟行岸自移。
无心波浪里,鸥鸟不须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海风光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江海翱翔地"一句,便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与天空相连的壮丽画面,"翱翔"二字生动传神,给人一种自由飞扬的感觉。紧接着"舟行岸自移"则是从动态中捕捉静态,将观者的视线带入到一艘在波涛中前进的小船上,那种似乎岸边移动而非船只航行的错觉,展现了诗人对视觉效果的巧妙运用。
第二句"无心波浪里,鸥鸟不须疑"则转向内心世界。"无心"一词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而"波浪里"则是这种心境下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是在汹涌的波浪中,鸥鸟也能够自在地嬉戏,不需要有任何疑虑。这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也映射出一种对生命本真态度的理解和向往。
怪藤十围蔽白日,老木千尺干青霄。
水泛戛滩竹作舫,陆行跨空绳系桥。
阴阴古屋精灵语,惨惨江云蛟鳄骄。
吾道非耶行至此,诸公正散紫宸朝。
黄公天下士,遇主绍熙年。
议论前修似,声名九牧传。
巨舟夷险济,拱璧始终全。
勇退先诸老,荣归总十连。
旌旄照关路,冠盖盛离筵。
内阁恩光重,宸毫墨色鲜。
任方分斧钺,归即珥貂蝉。
病叟难为别,临期一怅然。
镜中老翁谁,非复少年我。
诵书如布谷,拈出无一可。
又非富贵逼,弃去自不果。
无功博一饱,有罪当万坐。
老境最堪笑,作计日益左。
正似鸠拙巢,不及蚕自裹。
霜寒衣未赎,瑟缩附残火。
作诗数十年,所得良琐琐。
弱松困蔓缠,何日见磊砢。
洞庭可远游,秋风思捩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