犨工盗牛术,扼害掺其机。
制此如芒钩,系以八尺丝。
以钩牵其舌,宵夜牛相随。
彼盗亦有道,斯语不我欺。
石羊喟然叹,世人那得知。
是即治盗法,乃为盗用之。
犨工盗牛术,扼害掺其机。
制此如芒钩,系以八尺丝。
以钩牵其舌,宵夜牛相随。
彼盗亦有道,斯语不我欺。
石羊喟然叹,世人那得知。
是即治盗法,乃为盗用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巧妙的防盗方法,通过讲述一个名为犨工的人掌握了偷牛的独特技巧,他设计了一个带有长丝线的芒钩,夜晚时将钩子套在牛的舌头上,这样就可以牵着牛跟随自己。诗人指出,即使盗贼也有他们的策略,这种方法并非单纯用来防贼,反而被盗贼所利用。诗中石羊的叹息表达了对世人未能理解这种智慧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这可能是治理盗贼的一种讽刺手法。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揭示了社会中的智谋与反智谋的微妙关系。
近为五言谁最长,袁氏之子才英苍。
是其家居溟海上,沐浴百宝之灵光。
岂独论诗意相可,母老家贫亦如我。
负米还兼负笈游,五载重逢话灯火。
朗吟时一飘檐花,细雨时闻落山果。
怜君家世本崔巍,廉吏之子今难为。
道中西华竟谁识,座上北海真君师。
师门恩重丘山比,青眼高歌望吾子。
莫将歌哭向时人,自有名山报知己。
不才似我分飘零,敢托微波寄赏音。
须知亲在兼师在,方识君心即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