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吴竹桥书趣北行留别程端立·其二》
《得吴竹桥书趣北行留别程端立·其二》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暂作平原客,频倾北海樽。

半毡分谢眺,一榻下陈蕃。

遁迹才齐右,冲寒又蓟门。

将心托鸿爪,到处一留痕。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得吴竹桥书趣北行留别程端立(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作为平原之客,与友人频繁相聚饮酒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首句“暂作平原客”,点明诗人暂时居于平原之地,暗示了他可能是在旅途中或暂时停留。接着“频倾北海樽”一句,以“北海樽”借指豪饮,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畅饮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豪放不羁的性格。

“半毡分谢眺,一榻下陈蕃”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描绘。谢眺和陈蕃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们分别与谢灵运和陈寿有深厚的友谊。这里诗人以“半毡”和“一榻”象征与友人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如同谢眺与谢灵运、陈蕃与陈寿般深厚的情谊。

“遁迹才齐右,冲寒又蓟门”两句,描述了诗人为了追求理想而选择的孤独之路。这里的“遁迹”意味着隐退或逃避世俗,而“齐右”则可能暗指与某些历史人物并肩而立。同时,“冲寒”表明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蓟门”则是北方边塞之地,暗示了诗人可能前往边疆的旅程。

最后,“将心托鸿爪,到处一留痕”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将自己真挚的情感寄托在每一次相聚的瞬间,即使在不同的地方,这些情感也会留下痕迹,成为珍贵的记忆。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乐观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以及他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乐观精神。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和刘卿材十咏·其八草市

冲市柴鱼集,应山鸡犬号。

问知人苦乐,米价不多高。

(0)

岁晚楚亭集唐句·其二

辇路生春草,云安有杜鹃。

羁栖投老日,邂逅中兴年。

纪凤初年逼,迁莺霁景鲜。

愁宽卑湿地,欣对艳阳天。

(0)

更漏子.馀甘汤

庵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凭玉兔,捣香尘。

称为席上珍。号馀甘,争奈苦。临上马时分付。

管回味,却思量。忠言君试尝。

(0)

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

秀眉广宇,不如鲁山。槁项黄馘,不如漆园。

韬光匿名,将在双井。谈玄说妙,热谩两川。

枯木突兀,死灰不然。虚舟送物,成百漏船。

(0)

送吕知常赴太和丞

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

邑中亦有文字乐,惜不同君涧谷槃。

观山千尺夜泉落,快阁六月江风寒。

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

(0)

观世音赞六首·其三

圣慈悲愿观自在,海岸孤绝补陀岩。

贯花缨络普庄严,度生如幻现微笑。

有一众生起圆觉,即现三十二应身。

壁立千仞无依倚,住空还以自念力。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