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吕知常赴太和丞》
《送吕知常赴太和丞》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

邑中亦有文字乐,惜不同君涧谷槃。

观山千尺夜泉落,快阁六月江风寒。

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īchángtàichéng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tàijūnchūtàiguān

zhōngyǒuwéntóngjūnjiànpán

guānshānqiānchǐquánluòkuàiliùyuèjiāngfēnghán

wǎngxúnjiājìngzhīchùsǎoshīkàn

翻译
我前往太和山,期待已久,吕君新任太和官。
城邑之中也有文人墨客的雅趣,可惜不能与你一同在山涧畅游。
夜晚,千尺高的山峰传来泉水声,快阁虽在六月却感受到江风的凉意。
想要寻找那美好的景致,却不知何处寻,只能拂去壁上的尘埃,找寻我曾题写的诗篇。
注释
期:期待。
太和官:指太和山的官员。
文字乐:文人墨客的雅趣。
涧谷槃:山涧中的逍遥生活。
快阁:古代建筑,通常有美景可赏。
江风寒:形容江风吹来的凉意。
佳境:美丽的景色或境地。
题诗:在墙壁上题写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好友吕知常即将赴任太和丞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吕君新官任所的向往和对当地文化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与友人共享文墨之乐的怀念以及对未知佳境的期待。

首句“我去太和欲期矣”表达了诗人对吕君赴任的羡慕和对太和之地的向往,暗含着对友情的期待。次句“吕君初得太和官”则直接点明吕君的新职务,透露出喜悦之情。

“邑中亦有文字乐”赞美了太和县的文化氛围,暗示吕君将能在那里继续他们的文学交流。然而,“惜不同君涧谷槃”又表达了遗憾,因为诗人不能一同分享那里的乐趣。

接下来两句“观山千尺夜泉落,快阁六月江风寒”,通过描绘太和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吕君将要面对的清新环境,同时也寓含着对吕君在新环境中能保持心境清凉的祝愿。

最后两句“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诗人想象吕君在寻找自己的题诗时,流露出对过去共同游历的美好回忆,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的深厚感情。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题天使馆

元统三年颁正朔,诏书远到极南开。

使旌入馆青云动,仙盖临江白日回。

谕蜀岂劳司马檄,朝周终见越裳来。

还家耆旧应相问,文化如今遍九垓。

(0)

长沙见严亲

游子方春至,严亲尽日怜。

别来忧道路,喜定问山川。

百粤元过岭,三湘总入天。

归朝诫努力,江上莫留连。

(0)

送落齿行

兔年羊月日加豕,我腭上震落一齿。

剥果已熟无留根,辅车相依何忍弃。

众城不动一城覆,终是风寒恶伤类。

缺穿小窦未渠忧,恐作悬厓缒兵计。

我今行年七十五,汝决辞行知汝意。

平生不饱太官饭,共啜藜羹汝之耻。

言枢难虞损机格,柔弊刚摧成止止。

噬嗑唯宜见日中,过分人生当落几。

落日减齿君勿笑,毁齿如同昔年少。

(0)

送延庆济上人归西

人世难为客,心空不待年。

坐深千衲在,道许一灯传。

白日论诗地,青山住世缘。

高歌望吾子,我亦买归船。

(0)

维扬道中二绝·其二

香霏满棹渡长沟,浓著秋光浅著愁。

日暮女郎清唱发,鸳鸯斜拂柳边洲。

(0)

读晋史九首·其七

两贤不相厄,王庾乃如斯。

天步政多艰,此岂私愤时。

东山谢安石,造次威凤仪。

三贤抱宏器,继出相等夷。

风流文雅尽,同惟世所推。

但恨立朝间,典礼殊未施。

玄谈竟浇俗,逆臣终乱阶。

汤武肇王业,伊周垂纲维。

桓景彰伯道,管晏横要规。

古人不作远,所立百世师。

奈何民具瞻,退食徒委蛇。

卜世固天定,欲责当谁归?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