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难为客,心空不待年。
坐深千衲在,道许一灯传。
白日论诗地,青山住世缘。
高歌望吾子,我亦买归船。
人世难为客,心空不待年。
坐深千衲在,道许一灯传。
白日论诗地,青山住世缘。
高歌望吾子,我亦买归船。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僧侣归隐的情景,充满了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赞美。首句“人世难为客”,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厌倦,暗示出主人公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接着,“心空不待年”则进一步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解脱,不需等待岁月的流逝就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空灵。
“坐深千衲在,道许一灯传”两句,通过描述僧侣的日常修行生活,以及他愿意传承佛法的意愿,展现了佛教中修行与教化的紧密联系。这里的“千衲”象征着僧侣的修行经历与智慧积累,“一灯”则寓意着佛法的传承与照耀,即使是一点微光,也能照亮他人的心灵之路。
“白日论诗地,青山住世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白天在山间讨论诗歌,夜晚则与青山相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质朴美好的追求。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有对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和谐共存的向往。
最后,“高歌望吾子,我亦买归船”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呼唤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即将踏上归程的感慨。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渴望回归平静生活的呼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精髓,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馀坡陀。
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
涌金亭下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
觱沸泺水源,奫沦晋溪波。
云雷涵鬼物,窟宅深蛟鼍。
水妃簸弄明月玑,地藏发泄天不诃。
平湖油油碧于酒,云锦十里翻风荷。
我来适与风雨会,世界三日漫兜罗。
山行不得山,北望空长哦。
今朝一扫众峰出,千鬟万髻高峨峨。
空青断石壁,微茫散烟萝。
山阳十月未摇落,翠蕤云旓相荡摩。
云烟故为出浓淡,鱼鸟似欲留婆娑。
石间仙人迹,石烂迹不磨。
仙人去不返,六龙忽蹉跎。
江山如此不一醉,拊掌笑杀孙公和。
长安城头乌尾讹,并州少年夜枕戈。
举杯为问谢安石,苍生今亦如卿何,元子乐矣君其歌。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金·元好问】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馀坡陀。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涌金亭下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觱沸泺水源,奫沦晋溪波。云雷涵鬼物,窟宅深蛟鼍。水妃簸弄明月玑,地藏发泄天不诃。平湖油油碧于酒,云锦十里翻风荷。我来适与风雨会,世界三日漫兜罗。山行不得山,北望空长哦。今朝一扫众峰出,千鬟万髻高峨峨。空青断石壁,微茫散烟萝。山阳十月未摇落,翠蕤云旓相荡摩。云烟故为出浓淡,鱼鸟似欲留婆娑。石间仙人迹,石烂迹不磨。仙人去不返,六龙忽蹉跎。江山如此不一醉,拊掌笑杀孙公和。长安城头乌尾讹,并州少年夜枕戈。举杯为问谢安石,苍生今亦如卿何,元子乐矣君其歌。
https://shici.929r.com/shici/Xe9Dfw.html
北风行平林,芦叶响乾雨。
青燐走平沙,独夜鬼相语。
沉吟乍幽咽,怨哭倍酸楚。
遗脔乌鸢饱,滞魄狐兔伍。
白骨委飞霜,零落从草莽。
草死东风吹复生,骨枯东风吹不荣。
汝悲信悲不足诘,吾欲诘尔尔试听。
君不见刘项割鸿沟,又不见孙曹战赤壁。
回头万事晓云空,石马荒荒土花碧。
世间倘有长生药,蓟子白云丁令鹤。
霸城相见悲铜狄,华表归来叹城郭。
汝不见兴与衰,又不忧寒与饥。
濠上之叟不汝欺,汝有至乐尔不知。
呜呼人生何苦尔何乐,人生羡汝不可学。
霜天清晓。望紫塞古垒,寒云衰草。
汗马嘶风,边鸿翻月,垄上铁衣寒早。
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
塞垣乐,尽双鞬锦带,山西年少。谈笑。刁斗静。
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
圣主忧边,威灵遐布,骄虏且宽天讨。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尊频倒。
客路三千亲七十,行道无情亦沾臆。
阿娘七十更加四,阿翁七十更加八。
人生至乐那有是,君独胡为此役役。
五鼎珍羞不见多,一盂菽水堪为悦。
八方渺渺夕阳西,与君早决归来策。
高曾规矩父弓冶,君家正印斯文脉。
我生喜读平园文,到老更看梅谷集。
此翁岂弟真可人,直把文章事游剧。
庆儿二首望不浅,城山佳谶真端的。
相边佳作渐家数,慎真不觉誉儿癖。
更想高阳寿内辞,曾是修行咽梅实。
二老随宜也自欢,终欠斑衣儿在侧。
须知团聚第一乐,此外蝇知总无益。
名骥坠地千里心,丹凤冲霄九秋翼。
萧曹事业已千千,当年岂要从刀笔。
丈夫未遇固脱略,时人孰测调元术。
平园相谱当相传,抚卷临风三叹息。
勖哉勖哉后之人,百世诗书尚馀泽。
《赠周善长省亲》【宋·熊鉌】客路三千亲七十,行道无情亦沾臆。阿娘七十更加四,阿翁七十更加八。人生至乐那有是,君独胡为此役役。五鼎珍羞不见多,一盂菽水堪为悦。八方渺渺夕阳西,与君早决归来策。高曾规矩父弓冶,君家正印斯文脉。我生喜读平园文,到老更看梅谷集。此翁岂弟真可人,直把文章事游剧。庆儿二首望不浅,城山佳谶真端的。相边佳作渐家数,慎真不觉誉儿癖。更想高阳寿内辞,曾是修行咽梅实。二老随宜也自欢,终欠斑衣儿在侧。须知团聚第一乐,此外蝇知总无益。名骥坠地千里心,丹凤冲霄九秋翼。萧曹事业已千千,当年岂要从刀笔。丈夫未遇固脱略,时人孰测调元术。平园相谱当相传,抚卷临风三叹息。勖哉勖哉后之人,百世诗书尚馀泽。
https://shici.929r.com/shici/d76rzU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