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药何年窃得灵,广寒去伴月长生。
至今弱羽沾馀沥,犹作当时杵臼声。
大药何年窃得灵,广寒去伴月长生。
至今弱羽沾馀沥,犹作当时杵臼声。
这首诗《捣药禽》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只与月亮相伴、窃取了大药灵性的神秘禽鸟形象。诗中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
首句“大药何年窃得灵”,以问句形式开篇,引人遐想,仿佛在询问这只禽鸟是如何在遥远的岁月里,偷得了大药的灵性。这里的“大药”常被古人视为长生不老之药,象征着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
次句“广寒去伴月长生”,点明了这只禽鸟的特殊之处——它追随广寒宫而去,成为了月亮的伴侣,象征着它拥有超凡脱俗的生命力和不朽的灵魂。广寒宫是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与月亮紧密相关,因此这里暗示了这只禽鸟与月亮之间有着不解之缘。
第三句“至今弱羽沾馀沥”,描述了这只禽鸟虽然身形弱小,但其羽毛似乎仍然沾染着月光的余晖,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这里的“弱羽”与前文的“长生”形成对比,强调了即使在弱小的生命中也能蕴含着不灭的光辉。
最后一句“犹作当时杵臼声”,则以拟人的手法,想象这只禽鸟在月光下仿佛仍在重复着古代捣药的杵臼之声。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含了对古代神话故事的致敬,以及对追求长生不老精神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诗意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与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