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帘栊,清霜楼阁,瑶笺低映琼钗。
几度回身,沉吟未按红牙。
闺中清课浑如许,讶罗浮、近隔窗纱。
只乌丝,界住珍珠,不共横斜。
一枝漫置传花驿,正马蹄香处,尔许韶华。
小试和羹,江乡疏笋清嘉。
青鸾也自无消息,算双栖、除是寒鸦。
待朝来,柳絮因风,重赋尖叉。
新月帘栊,清霜楼阁,瑶笺低映琼钗。
几度回身,沉吟未按红牙。
闺中清课浑如许,讶罗浮、近隔窗纱。
只乌丝,界住珍珠,不共横斜。
一枝漫置传花驿,正马蹄香处,尔许韶华。
小试和羹,江乡疏笋清嘉。
青鸾也自无消息,算双栖、除是寒鸦。
待朝来,柳絮因风,重赋尖叉。
这首《高阳台》由清代诗人陆篯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月夜闺房中的静谧景象。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月光下书写的场景,以及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情。
“新月帘栊,清霜楼阁”,开篇即以新月与清霜渲染出秋夜的清冷与静谧,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瑶笺低映琼钗”则描绘了女子在月光下低头书写的情景,笺纸与钗饰交相辉映,增添了几分雅致与柔美。
“几度回身,沉吟未按红牙”,通过女子数次转身,犹豫不决的动作,暗示她内心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对某人的思念,或许是对于某种决定的犹豫。这里的“红牙”可能指的是乐器,暗示了女子在思考或等待的过程中,内心情感的波动。
“闺中清课浑如许,讶罗浮、近隔窗纱”,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闺房中度过的时间仿佛漫长而寂静,她惊讶于窗外罗浮山似乎近在咫尺,却只能隔着窗纱遥望,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期待。
“只乌丝,界住珍珠,不共横斜”,这一句通过比喻,将女子的思绪比作乌丝(细线)与珍珠,虽然紧密相连,但又无法共同面对横斜的现实,暗喻了女子与心上人之间的距离与障碍。
“一枝漫置传花驿,正马蹄香处,尔许韶华”,此处借用了“传花驿”的典故,比喻女子将自己的思念寄托于远方,如同一枝花被传递到马蹄香处,象征着她对爱情的执着与期盼。
“小试和羹,江乡疏笋清嘉”,转而描写女子的生活情趣,通过烹饪美食与品尝江乡的疏笋,展现了一种淡泊而优雅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青鸾也自无消息,算双栖、除是寒鸦”,借用神话中的青鸾鸟,表达了女子对情人音讯全无的无奈与失落,只能以寒鸦的双栖作为安慰,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待朝来,柳絮因风,重赋尖叉”,最后以期待的姿态,想象着未来的某一天,当柳絮随风飘扬时,她能再次提笔写下诗句,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也有对生活的品味与追求,充满了古典美的韵味。
爱笔端造化,春不尽、思无边。
看诗意精神,不求颜色,物外神仙。
回头水南水北,觉冰姿玉骨却悽然。
一片肝肠铁石,三年雪月情缘。洛阳尊俎记留连。
慷慨正华年。恨鞍马匆匆,长亭老树,芳草离筵。
西风雁来何许,忽传将、幽恨到重泉。
昨日东溪再过,不堪尘满冰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