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本三元真火,收来锻炼成丹。药全二百四十元。
颗颗圆明体现。丹里红霞缭绕,丁公食了飞仙。
黄房睡觉总无言。方始婴儿才恋。
妙本三元真火,收来锻炼成丹。药全二百四十元。
颗颗圆明体现。丹里红霞缭绕,丁公食了飞仙。
黄房睡觉总无言。方始婴儿才恋。
这首元代高道宽的《西江月》描绘了一种炼丹的过程和境界。"妙本三元真火",暗示着修炼者掌握了天地人三元之火,这是道教修炼中常见的元素,象征着对宇宙能量的掌控。"收来锻炼成丹",描述了将这些元素凝聚炼制的过程,旨在提升精神与肉体的层次。
"药全二百四十元,颗颗圆明体现",这里的"药"并非寻常药物,而是指修炼中的内丹,二百四十元可能代表丹药的精粹或道家的二十四节气与十二地支的融合。"颗颗圆明体现"形容丹药的圆满和内在的光明。
"丹里红霞缭绕",运用了象征手法,红霞可能是修炼者内心世界的映射,也可能是炼丹过程中的视觉效果,增添了神秘色彩。"丁公食了飞仙",丁公是传说中的仙人,此处暗指修炼者通过丹药的服用,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地。
最后两句"黄房睡觉总无言,方始婴儿才恋","黄房"在道家指修炼者的静室,"睡觉总无言"意味着修炼者沉浸在无言的寂静中,达到忘我状态。"婴儿才恋"则比喻修炼者如同初生婴儿般对道的追求和依恋,表达了对大道的深深热爱和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炼丹为载体,寓含了道家修炼的哲理和追求长生不老的主题,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出关数百里,渡河日八九。
小者不知名,大者此其右。
发源自东北,汨汨西南走。
清流可濯缨,浊或泥数斗。
荡溢起波涛,触石声如吼。
汎滥过平沙,汪洋十馀亩。
闻道枸柳河,水坚八月后。
今年天亦寒,所遇何独否。
独木一扁舟,三人亦可受。
篙使横索钱,安能落吾手。
浅濑褰裳衣,呀坑没马首。
登岸乃独悲,鱼鳖几为友。
西风乾木叶,原野变颜色。
征人别所知,去去燕山北。
省觐亦其常,我独何偪仄。
春明发故园,秋乃辞京国。
岂曰哭穷途,蹭蹬至此极。
亦以走边庭,徒旅不可得。
羽箭逐庄头,腰刀随戍卒。
浑脱取其温,驽骀借其力。
冰霜不畏寒,崎岖亦可出。
纵复隔关山,凌风有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