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方云秀才下第》
《送方云秀才下第》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从来钓者意,岂不在得鱼。

饵寡鱼口多,曾非投竿疏。

向登百金贵,首尾必吹墟。

竭泽古所戒,但保腹中书。

风雷变有诗,且复归孟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fāngyúnxiùcáixià
sòng / méiyáochén

cóngláidiàozhězài

ěrguǎkǒuduōcéngfēitóu竿gānshū

xiàngdēngbǎijīnguìshǒuwěichuī

jiésuǒjièdànbǎozhōngshū

fēngléibiànyǒushīqiěguīmèngzhū

翻译
自古以来钓鱼人的心思,难道不是为了得到鱼吗?
虽然饵料少,鱼儿却多,这并非钓鱼人投竿稀疏。
一旦钓到珍贵的鱼,整条鱼都会被吹嘘成稀世之宝。
古人告诫不能涸泽而渔,只求保住心中的知识和智慧。
风雨变化中蕴含诗意,暂且回归田园生活吧。
注释
从来:自古以来。
钓者:钓鱼人。
意:心思。
岂:难道。
饵寡:饵料少。
鱼口多:鱼儿多。
曾:并非。
疏:稀疏。
百金贵:珍贵的鱼。
吹墟:吹嘘成稀世之宝。
竭泽:涸泽而渔。
古所戒:古人告诫。
腹中书:心中的知识和智慧。
风雷变:风雨变化。
孟猪:田园生活,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送方云秀才下第》,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诗中通过钓鱼的隐喻,表达了对秀才方云在科举考试落第的安慰和劝诫。诗人指出,钓鱼者的目的并非仅在得到鱼,而是享受垂钓过程,同样,读书人追求的也不只是功名富贵,更重要的是学问和内心的充实。方云虽然这次落第,但诗人相信他未来的成就如同满载而归的鱼,不必过于忧虑。同时,诗人引用“竭泽而渔”的典故,提醒方云要懂得适度,保持谦虚和谨慎,以保护自己的学识和品格。最后,诗人以风雷变化为喻,鼓励方云保持积极态度,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机会,就像孟猪(可能是友人的别称)一样,终将有所收获。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提刑司勋示及瞑禽图作诗咏之

朱华盛发穿疏竹,寒蘖齐枯遍野矶。

大雪蔽天方乱下,众禽争地各相依。

非公好事谁能得,此画如今自已稀。

试待晴明挂轩壁,定开群眼一时飞。

(0)

寄成都赵资政

才承宠诏联公鼎,便谒除书别帝阍。

万口一词歌盛德,四年三度福遐藩。

已为魁垒无双士,更入摩诃不二门。

应笑临邛病痟客,最先参见在江原。

(0)

送刘立之著作归长安因赴安定知县

西郊晴雾晓霏霏,回首京尘一拂衣。

上国莫嗟为客久,高堂初喜改官归。

洛城气候花才动,灞水风光絮恰飞。

恨不同游曲江岸,与将歌酒䛏春晖。

(0)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其六

神鼎犹烘药,夷槃已实冰。

留恩均器服,下诏约山陵。

影殿虚绨几,皇堂掩漆灯。

萧萧柏城下,空有暮云凝。

(0)

阆州东园十咏·其一锦屏阁

茂林斑若锦,秀巘矗如屏。

底处供登览,阑干在杳冥。

(0)

近日

近日簿书全简少,吏人惟趁两衙休。

归来便只寻冠屦,绕遍林亭山上头。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