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盛发穿疏竹,寒蘖齐枯遍野矶。
大雪蔽天方乱下,众禽争地各相依。
非公好事谁能得,此画如今自已稀。
试待晴明挂轩壁,定开群眼一时飞。
朱华盛发穿疏竹,寒蘖齐枯遍野矶。
大雪蔽天方乱下,众禽争地各相依。
非公好事谁能得,此画如今自已稀。
试待晴明挂轩壁,定开群眼一时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寒冷的自然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朱华盛发穿疏竹"中的“朱华”可能指的是红色的花朵,或是特定树木在严冬中依然保持着生机的形态,而“穿疏竹”则表现出竹子在寒冷中依旧坚韧自立。"寒蘖齐枯遍野矶"则是对严冬景象的进一步描绘,"寒蘖"可能指的是被寒风吹得干枯的稻禾,而"齐枯遍野矶"则形容了大自然在严冬中的荒凉景象。
"大雪蔽天方乱下"是对即将来临的大雪场面的描写,充满着动感和力量。紧接着的"众禽争地各相依"展现了生命力强烈的鸟儿们为了生存而挤占着最后一片可以栖息的地方。
"非公好事谁能得"可能是在赞美画家捕捉到这般生动场景的能力,暗示只有真正有才华的人才能将这种瞬间的美丽永恒。"此画如今自已稀"则表明这样的作品在当下已经很少见了。
最后两句"试待晴明挂轩壁,定开群眼一时飞"似乎是在期待着等到天气晴朗时,将这幅作品悬挂起来,让众人都能够看到,并且瞬间就能被震撼、启发。这不仅是对画作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力量的信心和敬仰。
金风吹遍,剩隋家堤影,江皋书屋。
一洗近来荒索气,玉髓兰膏同沐。
四壁虽空,芙蓉相对,还压新篘熟。
催归小艇,渔歌声振林木。
应为毫底花繁,逢春调弄,占尽三生福。
沈约郊居多赋草,雌霓连蜷谁读。
七尺珊瑚,百年轩冕,孰与餐松菊。
让君高啸,世间馀子豚犊。
凤城春黑。倏冷到罗衾,教人痛惜。
王谢门风,林下一时标格。
新妆总看大雁,花钿送、阳昌酒值。
静夜挥毫并坐,听数声羌笛。更念我游多添恻恻。
但走马归来,床头无色。相劝忘忧,屈指江南江北。
黄尘忽栖玉镜,话依稀、莫闻将息。
良友同心卧内,尽此生难得。
閒心万种,惟有秋难著。
孤雁不禁寒,又边鼓、吹开画阁。
曾移小舸,吹笛弄江烟,多少事,耐寻思,斜倚阑干角。
新添白发,回首平生错。
无故踏征尘,早辜负、花间翠箔。
飞觥相属,同是客中人,檀板急,舞裙轻,赢得肌如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