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寓二十首·其七》
《感寓二十首·其七》全文
宋 / 刘弇   形式: 古风

我慕徐孺子,飘然不系踪。

屡辟竟不起,三府为一空。

当时坐支党,商飙扫萍蓬。

或横取钳釱,或逃为雅舂。

南州卑薄地,斯人出其中。

一丘与一壑,自谓过诸公。

坐榻解陈蕃,生刍吊林宗。

维颠非一绳,何独识污隆。

至今清章湄,千载扬高风。

写怀寄白社,寂寞吾焉从。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创作的《感寓二十首》中的第七首,通过描绘对古代名士徐孺子的崇敬之情,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正直和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我慕徐孺子,飘然不系踪”表达了诗人对徐孺子的仰慕之情,将他比作飘然不受世俗束缚的隐士,暗示了徐孺子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接着,“屡辟竟不起,三府为一空”描述了徐孺子多次被朝廷征召,却始终拒绝入仕的情节,体现了他对官场的不屑和对自由生活的坚守。这一段不仅赞扬了徐孺子的高洁品质,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

“当时坐支党,商飙扫萍蓬”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徐孺子所处的政治环境比作狂风扫过浮萍,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与残酷。而“或横取钳釱,或逃为雅舂”则进一步说明了在那样的环境中,许多人被迫选择妥协或是逃避,只有徐孺子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念,不随波逐流。

“南州卑薄地,斯人出其中”强调了徐孺子虽身处偏远之地,但依然能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品格,这不仅是对徐孺子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价值的赞美。

“一丘与一壑,自谓过诸公”表明徐孺子以简朴的生活方式自得其乐,认为自己在精神层面超越了那些追求权势的官员。“坐榻解陈蕃,生刍吊林宗”则是引用典故,进一步赞扬徐孺子的高尚情操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最后,“维颠非一绳,何独识污隆”表达了诗人对徐孺子能够洞察世事变迁,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的赞赏。“至今清章湄,千载扬高风”则总结了徐孺子的影响力跨越千年,其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传颂。

“写怀寄白社,寂寞吾焉从”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白社”,一个象征着纯洁、宁静的地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孺子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名士高尚人格的敬仰,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和高尚道德的向往,以及在现实困境中保持自我独立与坚持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刘弇

刘弇
朝代:宋   号:云龙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生辰:1048-1102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猜你喜欢

过新甸瞻礼周总镇遗像

所部谁降者,孤城碎欲尘。

将军无战马,孝子不全身。

儿女英雄气,边疆社稷臣。

即今遗像在,挥泪细咨询。

(0)

春日感怀

坐阅先庚又后庚,风光不觉在清明。

看来锦绣饶三月,恐为诗书误一生。

花鸟依依儿女态,云山渺渺弟兄情。

世人未解因时乐,只向天涯作送迎。

(0)

送朴慈庵二首·其一

神仙何必尽虚无,海外奇方亦不诬。

遂有薪传兼尔雅,多缘仁术重吾儒。

宏开寿宇肱三折,静养慈庵杏五株。

自是为医犹作相,谁从市上觅悬壶。

(0)

初夏游平山堂·其七

镇日优游载酒行,催归斜照半山横。

莺声不解留人醉,廿四桥头空月明。

(0)

初夏游平山堂·其四

冶春词社旧知名,想像当年四座倾。

五日东风十日雨,诗成随处谱歌声。

(0)

过某旧园林感赋

此度看春异昔春,生憎亭馆石嶙峋。

黄莺依旧花间啭,不解尊前问主人。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