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相六国,孟轲老于行。
悠悠千载下,不知孰重轻。
如何当世士,之死竞浮荣。
乞墦曾莫耻,醉饱还自矜。
岂知妻与妾,惭愤号中庭。
季子相六国,孟轲老于行。
悠悠千载下,不知孰重轻。
如何当世士,之死竞浮荣。
乞墦曾莫耻,醉饱还自矜。
岂知妻与妾,惭愤号中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的《有感二首(其一)》。诗中对比了历史上的贤士季子和孟轲,以及当世士人对名利的不同态度。
首句“季子相六国,孟轲老于行”提到季子辅佐六国,孟轲在游历中老去,暗示了古代贤士的高尚品德和不求功名的风范。接着“悠悠千载下,不知孰重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对古人行为价值的思考,提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道德与功利的价值判断可能有所不同。
“如何当世士,之死竞浮荣”转折到现实,批评当代士人为了追求虚名而不惜一切,甚至不惜牺牲尊严。“乞墦曾莫耻,醉饱还自矜”进一步揭露了这种行为的荒谬,即使像乞食于坟墓(墦)这样的行为也不以为耻,反而因酒足饭饱而自夸。最后,“岂知妻与妾,惭愤号中庭”以反问的形式,指出这些士人忽视了家庭成员的感受,他们的行为让妻子和妾室感到羞愧和愤怒。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强调了道德与尊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