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春事好,病酒起常迟。
流水绿萦砌,落花红堕枝。
楼高喧乳燕,树密斗雏鹂。
不学山公醉,将何自解颐。
一春春事好,病酒起常迟。
流水绿萦砌,落花红堕枝。
楼高喧乳燕,树密斗雏鹂。
不学山公醉,将何自解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淡泊和自在的态度。
“一春春事好,病酒起常迟。”这一句表明整个春天都是美好的时光,但诗人似乎因为饮酒而身体不适,导致早晨醒来常常是迟缓的。这既展现了春日的悠闲,也流露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流水绿萦砌,落花红堕枝。”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潺潺的小溪水映照着青苔覆盖的石壁,而飘落的花瓣则如同点缀在树枝上的火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对举的手法,强化了春天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氛围。
“楼高喧乳燕,树密斗雏鹂。”这两句诗延续了上述景象的描绘:高楼之上燕子在欢快地筑巢,而树木之间则是鸟儿争鸣的声音。这两种生灵的活动都增添了一份春日的活力。
“不学山公醉,将何自解颐。”最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同于某些文人墨客(如杜甫被称为“山公”)那种豪放饮酒的风格,而是更倾向于一种淡定和自然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将何自解颐”则是说如果不像他们那样酣醉,也许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脱心中的郁结。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自己生活态度的抒情,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在精神的小品。
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
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
白蘋已堪把,绿芷复含荣。
江南多桂树,归客赠生平。
西塞无尘多玉筵,貔貅鸳鹭俨相连。
红茵照水开樽俎,翠幕当云发管弦。
歌态晓临团扇静,舞容春映薄衫妍。
鲁儒纵使他时有,不似欢娱及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