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无尘多玉筵,貔貅鸳鹭俨相连。
红茵照水开樽俎,翠幕当云发管弦。
歌态晓临团扇静,舞容春映薄衫妍。
鲁儒纵使他时有,不似欢娱及少年。
西塞无尘多玉筵,貔貅鸳鹭俨相连。
红茵照水开樽俎,翠幕当云发管弦。
歌态晓临团扇静,舞容春映薄衫妍。
鲁儒纵使他时有,不似欢娱及少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而奢华的宴会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豪华与繁复。开篇两句“西塞无尘多玉筵,貔貅鸳鹭俨相连”形容的是宴会上铺陈的玉器无尘,象征着高雅脱俗,而貔貅(传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和鸳鹭(一种水鸟)的摆设,则显得威严而连绵。接下来的“红茵照水开樽俎,翠幕当云发管弦”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奢侈与热闹,红色的茵草倒映在水中,玉樽(古代酒具)盛开,而绿色的帷幕仿佛连接着天际,乐曲的管弦声也随之响起。
“歌态晓临团扇静,舞容春映薄衫妍”则描写了宴会上的文艺表演,如歌舞等,团扇轻摇,气氛静谧,而舞者优雅的身姿在春光中显得更加迷人。最后两句“鲁儒纵使他时有,不似欢娱及少年”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与当下盛宴的比较,尽管过去也有类似的场合,但它们都不如现在这般令人快乐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色彩、声音、动态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极致享乐的情感体验。
茅亭高对杏花丛,漠漠阴云小雨中。
蜀锦濯来添润色,燕脂洗出变轻红。
幽香肯怯残梅妒,腻艳尤便弱柳笼。
不放晴阳老芳态,令人曲意度春工。
出郭爱暄韶,芳蹊接涧桥。
轻车侵草色,飞盖拂林梢。
自得行春乐,且无眠昼嘲。
浅黄看柳嫩,淡碧辨山遥。
此院游曾记,他林隐倦招。
放怀天地阔,落日听歌樵。
八月西风动地来,枯株衰卉惨池台。
如何春色花王品,独对霜威御史开。
冷艳自然欺竹柏,清香足以荐樽罍。
岂非千里宽羸俗,召得阳和暗里回。
去岁中秋别岳阳,洞庭湖外望清光。
今年衮衮仍行役,此日萧萧复异乡。
林叶泛辉兼玉露,水波摇影接银潢。
出船聊踞胡床坐,远负高楼列酒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