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宣城赴官上京》
《自宣城赴官上京》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ānchéngguānshàngjīng
táng /

xiāojiāngshíguòqiūjiǔbēichíliú

xiègōngchéngpànjīngmèngxiǎoménqiánliǔtóu

qiānyúnshānchùhǎo
rénjīnyùnshēngxiū

chénguānguàquèzhīxiánshìzhōngcuōtuó访fǎngjiùyóu

注释
潇洒:形容人的超逸脱俗。
十过秋:十多年。
杜牧自文宗大和二年(828)十月佐沈传师江西幕,转宣城,又转淮南牛僧孺幕;一度升为监察御史,不久移疾分司东都,后又到宣州崔郸幕,至内升左补阙的开成三年(838)冬,首尾共十一年。
迟留:即滞留,有流连、耽搁之意。
谢公城:指宣城。
因南齐谢脁曾作宣城太守,留有谢公楼、谢公亭等多处古迹,故称。
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
云山:泛指山川秀色。
襟韵:指人的情怀风度。
尘冠挂却:辞官不做。
闲事:等闲之事,平常的事。
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翻译
潇洒不羁飘荡江湖十多个春秋,没有一天不在酒杯前徘徊逗留。
谢公城边被溪水声响惊醒酣梦,苏小门前的柳枝常常拂过我头。
天下的山川景物到底哪里最好,几人怀抱这般情韵一生就罢休?
尘世中人挂冠归去原是平常事,终于将蹉跎了的光阴来寻访旧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对友情的怀念。"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淹留"表达了诗人在旅行中的放纵与享乐,每天都沉醉于大自然的美丽之中。"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则是对古代文人谢灵运和苏轼的吟诵,他们的诗歌如同清流一样,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美景的向往,以及对那些能够理解自己情操的人的怀念。"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则显示了诗人想要抛弃世俗的烦恼,去寻找那些悠闲自得的时光和旧友相聚的乐趣。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豪放不羁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深深的留恋。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将归一绝

欲去公门返野扉,预思泉竹已依依。

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

(0)

冬夜闻虫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

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0)

对梨花赠皇甫秀才

林上梨花雪压枝,独攀琼艳不胜悲。

依前此地逢君处,还是去年今日时。

且恋残阳留绮席,莫推红袖诉金卮。

腾腾战鼓正多事,须信明朝难重持。

(0)

庭前菊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0)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0)

辋川集.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