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
《句》全文
唐 / 陈标   形式: 句

长把酒杯凭夜月,每将诗思泥春风。

襄阳乐事经过尽,岘首烟花倒泻空。

犹疑波底鲛人泪,滴在衣裳半欲零。

春明门外襄阳路,落日秋风送客归。

(0)
注释
凭:依靠,凭借。
泥:比喻,如诗如画。
乐事:欢乐的事情。
烟花:指烟花美景,也可象征繁华。
犹疑:似有疑虑,想象。
鲛人泪:神话中的鲛人眼泪,象征哀愁或美。
春明门:古代北京的城门,这里代指京城。
落日秋风: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象,象征离别。
翻译
常常在夜晚借着月光举杯畅饮,每次创作诗歌都寄托着春风般的思绪。
在襄阳的欢乐往事已全部消逝,岘山的烟花倒映空中仿佛倾泻而下。
还似怀疑那是海底鲛人的泪水,滴在我的衣裳上几乎要掉落。
春天的明门外是通往襄阳的道路,夕阳和秋风中伴我踏上归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悲凉的情感。开头两句“长把酒杯凭夜月,每将诗思泥春风”表达了诗人在明月之下举杯独酌,以诗思寄托春日的愁绪。这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逝去岁月无奈的心境写照。

第三句“襄阳乐事经过尽,岘首烟花倒泻空”则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繁华落尽的情怀。襄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乐事”指的应是往日的繁盛景象,但如今却已成过眼云烟,岘首(即襄阳城头)的烟花似乎也随风飘散,一切皆归于空无。

接下来的两句“犹疑波底鲛人泪,滴在衣裳半欲零”则是对历史上悲剧人物的同情和联想。鲛人即古代传说中能泣出珍珠的神秘生物,这里的“鲛人泪”象征着深沉的悲哀,而这泪水似乎已经渗透到诗人的衣物之中,表现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受。

最后两句“春明门外襄阳路,落日秋风送客归”,则是对逝去岁月和失落美好的无尽留恋。春明门是古代襄阳城的一座城门,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城门之外,望着通往襄阳的道路,感受着夕阳和秋风中的淡淡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襄阳历史的回忆,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绪交织:既有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历史悲剧的沉痛感受,同时又不免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这正是唐代诗人陈标在长安之后的流放生活中所产生的深刻情感。

作者介绍

陈标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三一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长庆二年,(公元八二二年)登进士第。终侍御史。标所作诗,今仅见存于全唐诗者十二首。
猜你喜欢

烛下次海棠

红深翠浅浣花春,投老相逢过所欣。

有许精神宜半睡,无多酝藉莫全醺。

涵渟芳露须饶月,笼护晴晖不碍云。

成就化工真富贵,天香更与牡丹分。

(0)

次虞宪日近即事·其五

梅桃结子绿阴浓,饶与葵榴自在红。

只有道根须猛进,未甘四下二之中。

(0)

醉蓬莱·其四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0)

高园·其一

入门虽较小,中却是壶天。

委曲松篁径,清新锦绣篇。

蟠胸有丘壑,随处是林泉。

更读鳌峰句,风流似谪仙。

(0)

初夏

蔷薇花已谢,芍药拟下坡。

午阴有嘉树,景序犹清和。

日得诗篇咏,门无俗客过。

笋胎今岁少,荷叶小池多。

春去馀旬日,夏云已嵯峨。

吾年嗟老矣,身事笑蹉跎。

但欲卧白石,幽岩扪青萝。

已与心料理,不必问如何。

(0)

浪淘沙令.丰城道中

雨溜和风铃。滴滴丁丁。酿成一枕别离情。

可惜当年陶学士,孤负邮亭。边雁带秋声。

音信难凭。花须偷数卜归程。

料得到家秋正晚,菊满寒城。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