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来上高堂欲兴,白云入地色还青。
天上金龙日月明,东阳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轮重复轻,虽无心眼转惺惺。
不见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
不说姓字但验名,意寻书卷错开经。
口谈恩幸心无情,或去或来身不停。
鸟来上高堂欲兴,白云入地色还青。
天上金龙日月明,东阳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轮重复轻,虽无心眼转惺惺。
不见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
不说姓字但验名,意寻书卷错开经。
口谈恩幸心无情,或去或来身不停。
这首诗以奇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类内心世界的独特洞察。首先,"鸟来上高堂欲兴,白云入地色还青"两句,通过鸟与白云的动态描绘,隐喻了生命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暗示着某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接着,"天上金龙日月明,东阳海水清不清",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宇宙空间,以金龙和日月的明亮,象征着真理与光明,而对东阳海水是否清澈的疑问,则引人思考世间事物的真伪与本质。
"首捧朱轮重复轻,虽无心眼转惺惺",通过描述手持朱轮的动作,表达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淡然态度,即使在权势面前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醒。
"不见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强调了感官与物质世界的局限性,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感官的束缚,认识到内在精神世界的无限。
"不说姓字但验名,意寻书卷错开经",体现了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认为名字只是身份的符号,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书籍探索宇宙的奥秘。
最后,"口谈恩幸心无情,或去或来身不停",揭示了人性中情感与行动之间的矛盾,指出真正的自由在于不受情感的束缚,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内心的独立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寓言式的语言,探讨了生命、宇宙、智慧、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哲学问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