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蒙古土风杂咏十二首·其八儿版》
《蒙古土风杂咏十二首·其八儿版》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毳幕生儿亦可怜,背眠木版革提肩。

倒绷纵免身狼籍,卓立因成足鹘拳。

毡罽便为衣裳具,乳酥即是洗盆钱。

移居那虑风霜冒,襁褓呱呱驼上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蒙古部落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蒙古族儿童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坚韧与适应力。

首句“毳幕生儿亦可怜”,开篇即点明了蒙古族儿童在简陋的毛帐篷中生活的场景,虽条件艰苦,但孩子们依然展现出可爱的一面。接着,“背眠木版革提肩”描绘了孩子们在木板或革制的垫子上睡觉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和利用。

“倒绷纵免身狼籍,卓立因成足鹘拳”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展示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独立与勇敢的过程。倒绷是蒙古族传统育儿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能够较早地学会站立和行走,避免了身体的损伤。“卓立因成足鹘拳”则进一步强调了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如同鹰爪般坚实有力。

“毡罽便为衣裳具,乳酥即是洗盆钱”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蒙古族儿童在自然环境中获取生活所需的方式。毡罽作为衣物,乳酥作为清洁用品,体现了蒙古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智慧。

最后,“移居那虑风霜冒,襁褓呱呱驼上悬”两句,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在迁徙生活中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即使在风霜严寒中,孩子们也能在驼背上安全舒适地旅行,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蒙古族儿童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们适应环境、勇敢成长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蒙古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其七

堂阴壁罅蚊蚋都,指麾西向先驱除。

山翁一夜稳眠睡,若或论功谁胜渠。

(0)

梦游洛中十首·其四

庙下春行香雾合,观中朝茹药牙尖。

故人别后无消息,荒草生坟白露沾。

(0)

送洞元法师归茅山三首·其三

一庵畴昔共嵚崟,古木垂阴岁月深。

恐是三生房次律,要随藤杖去重寻。

(0)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作十诗·其六

我居本宽馀,湫隘良有以。

子舍虽不多,聚族五百指。

月俸均薄少,晨炊共甘美。

忧责丛一身,冥行不知止。

(0)

琼花

平生湖海气,浪自青云期。

一为蓬莱游,时动泉石思。

徒糜太仓粟,饱食终日嬉。

尸素亦已甚,勇退夫何疑。

直道无所愧,愿学柳士师。

归来食不足,三叹汝坟诗。

亲老尚择禄,富贵当何时。

捧檄强自喜,安敢辞驱驰。

顾我性萧散,轩裳缚伊尼。

何当出幕府,还把江海麾。

思亲匪怀土,此意惟君知。

君抱四方志,扁舟羡鸱夷。

要先句践霸,乃以西子随。

不妨食肉相,兼有绝俗姿。

暂淹芙蓉幕,亟归凤凰池。

(0)

送黄爱梅过西湖·其一

紫牡丹开竞洛豪,春风吹面看栽桃。

琼琚多少非初服,却笑梅花不入骚。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