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幕生儿亦可怜,背眠木版革提肩。
倒绷纵免身狼籍,卓立因成足鹘拳。
毡罽便为衣裳具,乳酥即是洗盆钱。
移居那虑风霜冒,襁褓呱呱驼上悬。
毳幕生儿亦可怜,背眠木版革提肩。
倒绷纵免身狼籍,卓立因成足鹘拳。
毡罽便为衣裳具,乳酥即是洗盆钱。
移居那虑风霜冒,襁褓呱呱驼上悬。
这首诗描绘了蒙古部落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蒙古族儿童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坚韧与适应力。
首句“毳幕生儿亦可怜”,开篇即点明了蒙古族儿童在简陋的毛帐篷中生活的场景,虽条件艰苦,但孩子们依然展现出可爱的一面。接着,“背眠木版革提肩”描绘了孩子们在木板或革制的垫子上睡觉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和利用。
“倒绷纵免身狼籍,卓立因成足鹘拳”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展示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独立与勇敢的过程。倒绷是蒙古族传统育儿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能够较早地学会站立和行走,避免了身体的损伤。“卓立因成足鹘拳”则进一步强调了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如同鹰爪般坚实有力。
“毡罽便为衣裳具,乳酥即是洗盆钱”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蒙古族儿童在自然环境中获取生活所需的方式。毡罽作为衣物,乳酥作为清洁用品,体现了蒙古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智慧。
最后,“移居那虑风霜冒,襁褓呱呱驼上悬”两句,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在迁徙生活中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即使在风霜严寒中,孩子们也能在驼背上安全舒适地旅行,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蒙古族儿童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们适应环境、勇敢成长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蒙古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平生湖海气,浪自青云期。
一为蓬莱游,时动泉石思。
徒糜太仓粟,饱食终日嬉。
尸素亦已甚,勇退夫何疑。
直道无所愧,愿学柳士师。
归来食不足,三叹汝坟诗。
亲老尚择禄,富贵当何时。
捧檄强自喜,安敢辞驱驰。
顾我性萧散,轩裳缚伊尼。
何当出幕府,还把江海麾。
思亲匪怀土,此意惟君知。
君抱四方志,扁舟羡鸱夷。
要先句践霸,乃以西子随。
不妨食肉相,兼有绝俗姿。
暂淹芙蓉幕,亟归凤凰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