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情生众累,晚悟依道流。
诸境一已寂,了将身世浮。
闲居澹无味,忽复四时周。
靡靡芳草积,稍稍新篁抽。
即此抱馀素,块然诚寡俦。
自适一忻意,愧蒙君子忧。
缘情生众累,晚悟依道流。
诸境一已寂,了将身世浮。
闲居澹无味,忽复四时周。
靡靡芳草积,稍稍新篁抽。
即此抱馀素,块然诚寡俦。
自适一忻意,愧蒙君子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哲理。开篇"缘情生众累,晚悟依道流"表明了诗人曾经因为情感的牵挂而感到烦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领悟到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化,最终学会了顺应自然法则的智慧。
接着"诸境一已寂,了将身世浮"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间万象的超然态度,以及他对于个人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感慨。这里的"诸境"指的是各种环境和境遇,而"一已寂"则意味着这些都已经平静无声,失去了原来让人牵挂的魅力。
随后的"闲居澹无味,忽复四时周"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在安逸的居所中体会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但这些都无法带给他任何真正的快乐或满足感。这里的"闲居"和"澹无味"描绘了一种平淡且缺乏兴趣的情境。
诗人接着描述自然界的景象:"靡靡芳草积,稍稍新篁抽"。这些生机勃勃的画面,在这里不仅是对春天到来的描写,也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的再次萌芽。
然后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即此抱馀素,块然诚寡俦"。他在这静谧无为的生活中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如同抱着一团洁白的丝绸一般纯净且安详。这里的"馀素"可以理解为诗人心灵深处的一份清澈和宁静。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或知己的思念之情:"自适一忻意,愧蒙君子忧"。他在这平淡而自得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欢愉,但同时也感到些许愧疚,因为他知道远方的友人可能还在为他的安危担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从纷扰复杂的情绪中逐渐超脱、寻找内心平静和智慧的过程。
露结霜浓。怅年华似水,近了残冬。
春来何缓缓,秋去太匆匆。梅冷淡、竹龙钟。
又雪舞长空。便好将、杯醽泛绿,炉火围红。
传书不见飞鸿。觉夜吟兴倦,晓镜妆慵。
风痕疏鬓雾,寒色锁眉峰。收黛笔、倚薰笼。
待检点诗筒。可奈它、分阴要惜,催理针绒。
爆竹街头,笙箫邻里,听来又是春回。
光阴似箭,岁华将晚,那更佳节频催。
记西堂夜饮,奈迢递、当时翠帷。
十年诗酒,多少俊游,转眼尽伤悲。
算只有、纱窗新月影,愔愔还照,岑寂香闺。
无聊独坐,翻书自遣,应压笑语传杯。
但愁肠似结,人憔悴、怀抱都非。
双眉蹙损,相思夜夜春梦归。
小园竟日惜春归,芳意独留仙馆。
万叶千条倚娇软。
窗前最是,双双蛱蝶,衬舞和愁乱。
康欲语,又斜晖,半庭纤影凌波卷。
长记艳深时,曾赋香痕压檐绽。
新娥谩绿,早怯东风,取次相吹散。
问何人暗遣斗芳菲,欲作弄、柔红梦中幻。
拌醉也、莫待飘零清泪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