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漠不可竟,作息有至常。
受以大匠斧,始知材木良。
但忧误凿枘,偭错员与方。
园林变条卉,易悴匪至芳。
丹山敛灵迹,不如无凤皇。
偓佺饮元气,体弱神明强。
披云偶一见,六合皆流光。
作圣有基始,此理争芴芒。
冥漠不可竟,作息有至常。
受以大匠斧,始知材木良。
但忧误凿枘,偭错员与方。
园林变条卉,易悴匪至芳。
丹山敛灵迹,不如无凤皇。
偓佺饮元气,体弱神明强。
披云偶一见,六合皆流光。
作圣有基始,此理争芴芒。
这首诗《示李生二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句“冥漠不可竟,作息有至常”描绘了宇宙的浩渺与时间的流转,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之间的矛盾。接着,“受以大匠斧,始知材木良”运用比喻手法,将人比作木材,被命运之斧雕刻打磨,最终显露出其本质的良善或缺陷。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内在品质的思考。
“但忧误凿枘,偭错员与方”则进一步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定位与适应问题,表达了对因外界环境或个人选择不当而导致的困境的担忧。接下来的“园林变条卉,易悴匪至芳”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与不易持久的美好。
“丹山敛灵迹,不如无凤皇”一句,借凤凰栖息于丹山的传说,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追求卓越与完美可能带来的孤独与失落的反思。
“偓佺饮元气,体弱神明强”描述了仙人偓佺在纯净元气中修炼,虽身体虚弱却精神强大,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力量。
最后,“披云偶一见,六合皆流光”表达了偶然间见到云开月明的美景,感受到宇宙万物的光辉与和谐,寓意着在困难与挑战中也能发现美好与希望。
“作圣有基始,此理争芴芒”总结全诗,强调了成为圣贤的基础在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理解,而这种追求是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以及个人成长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