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李生二章·其二》
《示李生二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冥漠不可竟,作息有至常。

受以大匠斧,始知材木良。

但忧误凿枘,偭错员与方。

园林变条卉,易悴匪至芳。

丹山敛灵迹,不如无凤皇。

偓佺饮元气,体弱神明强。

披云偶一见,六合皆流光。

作圣有基始,此理争芴芒。

(0)
鉴赏

这首诗《示李生二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句“冥漠不可竟,作息有至常”描绘了宇宙的浩渺与时间的流转,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之间的矛盾。接着,“受以大匠斧,始知材木良”运用比喻手法,将人比作木材,被命运之斧雕刻打磨,最终显露出其本质的良善或缺陷。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内在品质的思考。

“但忧误凿枘,偭错员与方”则进一步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定位与适应问题,表达了对因外界环境或个人选择不当而导致的困境的担忧。接下来的“园林变条卉,易悴匪至芳”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与不易持久的美好。

“丹山敛灵迹,不如无凤皇”一句,借凤凰栖息于丹山的传说,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追求卓越与完美可能带来的孤独与失落的反思。

“偓佺饮元气,体弱神明强”描述了仙人偓佺在纯净元气中修炼,虽身体虚弱却精神强大,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力量。

最后,“披云偶一见,六合皆流光”表达了偶然间见到云开月明的美景,感受到宇宙万物的光辉与和谐,寓意着在困难与挑战中也能发现美好与希望。

“作圣有基始,此理争芴芒”总结全诗,强调了成为圣贤的基础在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理解,而这种追求是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以及个人成长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赠柏岩禅师

野寺绝依念,灵山会遍行。

老来披衲重,病后读经生。

乞食嫌村远,寻溪爱路平。

多年柏岩住,不记柏岩名。

(0)

赠姚合郎中

望重来为守土臣,清高还似武功贫。

道从会解唯求静,时造玄微不趁新。

玉帛已知难挠思,云泉终是得闲身。

两衙向后长无事,门馆多逢请益人。

(0)

送分定归灵夏

南游多老病,见说讲经稀。

塞寺几僧在,关城空自归。

带河衰草断,映日旱沙飞。

却到禅斋后,边军识衲衣。

(0)

春日重到王依村居

野烟居舍在,曾约此重过。

久雨初招客,新田未种禾。

夜虫鸣井浪,春鸟宿庭柯。

莫为儿孙役,馀生能几何。

(0)

唐虞门.唐尧

祆氛不起瑞烟轻,端拱垂衣日月明。

传事四方无外役,茅茨深处土阶平。

(0)

湓城赠别

楚岸青枫树,长随送远心。

九江春水阔,三峡暮云深。

气调桓伊笛,才华蔡琰琴。

迢迢嫁湘汉,谁不重黄金。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