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仞千雁影诗》
《读仞千雁影诗》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金风起肃杀,凋落先梧楸。

知时贵哲人,不如鸿雁俦。

噭噭鸣青天,徬徨向南州。

气序乃相逼,匪为稻粱谋。

伟哉求寂士,睹影发清讴。

寒暑识代谢,物化冥显幽。

悟理捐形骸,色空生双眸。

玄景靡所遗,江山亦不留。

俯仰彻上下,所见皆浮沤。

万物同一雁,羽翼空绸缪。

象类常寂然,圣人行多忧。

憬然知无从,岂羡乘云游。

(0)
鉴赏

这首诗以雁群南飞为引子,展开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首句“金风起肃杀”,描绘了秋风萧瑟的景象,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衰败。接着“凋落先梧楸”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肃杀氛围,暗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诗人借雁群南飞的行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知时贵哲人,不如鸿雁俦”,指出哲人虽能洞察时序,却不如鸿雁能够顺应自然规律,自由地迁徙。雁群的鸣叫与徘徊,象征着对未来的向往与对过去的留恋,它们并非为了稻粱而迁徙,而是遵循着自然的召唤。

“伟哉求寂士,睹影发清讴”,诗人赞美那些追求心灵宁静的人,他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发出内心的感慨。这一段强调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以及从中获得的精神解脱。

“寒暑识代谢,物化冥显幽”,表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万物都有其生灭的过程。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

“悟理捐形骸,色空生双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领悟,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物质世界,看到事物的本质。这种超越世俗的视角,使他能够以更加开阔的眼界看待世界。

“玄景靡所遗,江山亦不留”,意味着在宇宙的宏观视野下,一切物质的存在都是暂时的,江山美景终将消逝。这种观点体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理解。

“俯仰彻上下,所见皆浮沤”,诗人通过俯仰天地的动作,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审视,认识到所有事物都如同泡沫般虚幻不实。这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与虚无的深刻体悟。

“万物同一雁,羽翼空绸缪”,将万物与雁群相提并论,暗示了所有生命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都在经历着相似的命运。这种类比深化了对生命共通性的认识。

“象类常寂然,圣人行多忧”,对比了自然界的平静与人类的忧虑,指出圣人虽然也生活在世间,但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不受外在纷扰的影响。

“憬然知无从,岂羡乘云游”,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认为真正的自由并不在于飞翔于云端,而是在于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超越。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雁群南飞的描绘,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自然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更体现了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本质的洞见。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德符过曾园·其二

数子清玉峙,粲粲凌朝辉。

持竿谢高风,钵囊聊自携。

岂不一趣尚,因缘非兔丝。

北去得幽圃,相与无町畦。

白鸟亦忘我,共此天然姿。

只应太史奏,还在颍水涯。

九原审难作,幸及同襟期。

(0)

元鲁侍亲还以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赋诗送之·其三

尔生见天地,较我两岁迟。

儿童作壮夫,恍若旦暮期。

诗礼久服膺,飞鸣当及时。

慎勿醉乡去,志士良耻之。

(0)

颍桥僧舍壁间有诗颇怨不遇因次其韵刺之

食肝何必马,食鱼何必鲂。

趣操苟冰炭,谁能屈邹阳。

人间所荣观,金门与玉堂。

患失纷鄙夫,白首犹悢悢。

岂识君子心,草衣如绣裳。

薮泽方尉罗,鹪鹏已翱翔。

(0)

晚春独酌有感·其二

谁谓我无友,萧然山谷间。

修竹乃佳客,清风如妙言。

撷彼林间笋,致酒方池边。

惟时春服成,花叶犹斑斑。

月出我已醉,扶归不知眠。

洒然中夜醒,起听西涧泉。

世累乍去念,放歌心浩然。

功名付长啸,持用乐目前。

(0)

玉京洞·其一

羽驾归来洞已扃,洞门深锁读残经。

琼台一觉仙都梦,不觉松根长茯苓。

(0)

寸心如画笔,到处写江山。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