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兰叨入省,愧此大夫绅。
周时官主地,汉室署名民。
已是为郎久,翻疑从事新。
掌邦三壤赋,奏计四方人。
无术疏泉布,何能学算缗。
迂疏下吏怪,懒慢上官嗔。
治牍难称敏,趋期常苦频。
非关王事急,祇是早閒身。
握兰叨入省,愧此大夫绅。
周时官主地,汉室署名民。
已是为郎久,翻疑从事新。
掌邦三壤赋,奏计四方人。
无术疏泉布,何能学算缗。
迂疏下吏怪,懒慢上官嗔。
治牍难称敏,趋期常苦频。
非关王事急,祇是早閒身。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户部任职时的复杂心情与处境。首联“握兰叨入省,愧此大夫绅”,以“握兰”自喻,表达了自己进入官场的谦卑与忐忑,同时对同僚的尊敬与自愧不如。颔联“周时官主地,汉室署名民”,通过历史典故,暗示自己的职责重大,如同古代官员一样,肩负着管理土地和人民的重任。
颈联“已是为郎久,翻疑从事新”,既表达了作者长期为官的经验,又流露出对当前职务的陌生感或不适应。接着,“掌邦三壤赋,奏计四方人”点明了作为户部官员的主要职责,即管理国家的土地赋税和统计各地人口。
尾联“无术疏泉布,何能学算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能力的质疑,担心无法有效治理水土资源和财政事务。接下来,“迂疏下吏怪,懒慢上官嗔”则揭示了在官场中面临的挑战,即同事的不解和上司的责备。
最后,“治牍难称敏,趋期常苦频”反映了作者在处理文书和事务时的困难和压力,以及频繁的应酬和忙碌。“非关王事急,祇是早閒身”则解释了这种困境并非因为工作紧迫,而是个人性格使然,可能倾向于避免过多的社交活动和行政事务。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复杂心态,既有对职责的认真履行,也有对自身能力和官场规则的自我反思。
与子结发时,百世长相期。
孰知转首间,十载守空闺。
寝食失常度,念我寒无衣。
无衣亦良苦,绽裂犹可补。
庭闱万里遥,白发桑榆莫。
棐也几弱冠,应知应门户。
采槃尚娇痴,未谙循矩度。
旧业半荒凉,甘旨将焉措。
子能善事亲,琐琐何足陈。
哽咽不成章,泣涕沾衣巾。
今日雷,明日雷,雷声未绝雨即随。
五月初旬作雨始,六月中旬犹未止。
田中水增五尺高,南风吹作如山涛。
更堪海潮挟湖水,冲尽岸塍无可抵。
嘉禾万顷烂根苗,百姓寸心如火烧。
昼夜踏车敢辞苦,不忧擂破牛皮鼓。
天公倘有哀怜心,太阳早赐驱群阴。
不然我民必当死,天公恻隐何安此。
我今粗述民间风,愿达仁明太守公。
济时肯布万全策,我民感激情何穷。
越山青青越水白,古来胜景多遗迹。
离人话别不胜情,往往图之赠行色。
陆君来此成清游,行行直上稽山头。
若耶秦望玩未己,兴尽忽泛山阴舟。
盍簪士友远相送,为写新图托规讽。
惓惓忠孝远相期,此意须知爱君重。
君今快着祖生鞭,明年应转东南辕。
拟沽浊酒候江上,共?一醉春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