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雨晴如绿云,谁家女儿茜红裙。
采桑纤纤露玉笋,低首不肯观使君。
采之采之弗容缓,争柰筐深未能满。
只愁归晚正蚕饥,不道使君欲肠断。
桑柘雨晴如绿云,谁家女儿茜红裙。
采桑纤纤露玉笋,低首不肯观使君。
采之采之弗容缓,争柰筐深未能满。
只愁归晚正蚕饥,不道使君欲肠断。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采桑曲》描绘了一幅春雨初歇后,村庄中少女采桑的生动画面。"桑柘雨晴如绿云",运用比喻手法,将雨后的桑树林比作翠绿的云朵,形象地展现了雨后桑叶的生机盎然。接着,"谁家女儿茜红裙"引入了主角——一位身着红色衣裙的少女,她轻盈地穿梭在桑林间。
"采桑纤纤露玉笋"描绘了少女采摘桑叶时的娇美姿态,"纤纤"形容手指细长,"露玉笋"则以白皙的手指比喻,显得清新脱俗。然而,"低首不肯观使君"则透露出少女的羞涩和矜持,她低头不看地方官员,流露出一种含蓄的矜持之美。
"采之采之弗容缓"表达了少女对工作的专注和勤劳,"争奈筐深未能满"则写出她忙碌而未完成任务的紧迫感。最后两句"只愁归晚正蚕饥,不道使君欲肠断"揭示了少女内心的忧虑,她担心回家太晚影响蚕儿喂食,完全忽略了使君(官员)在一旁的期待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刻画了少女的勤劳形象,又展现了她的羞涩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辛勤万里道,萧索九秋残。
日照闽中夜,天凝海上寒。
客程无地远,主意在人安。
遥寄登楼作,空知行路难。
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别是武陵源。
花间五马时行县,山外千峰常在门。
晴江洲渚带春草,古寺杉松深暮猿。
知到应真飞锡处,因君一想已忘言。
惆怅青春晚,殷勤浊酒垆。
后时长剑涩,斜日片帆孤。
东阁邀才子,南昌老腐儒。
梁园旧相识,谁忆卧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