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饮酒二十首·其二》
《不饮酒二十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醉乡在何处,试问东皋子。

窅然丧天下,皇帝曾游否。

阮陶之所至,恐当是块垒。

不顾世閒名,沉湎竟奚以。

旦昏无移时,双眸湛如泚。

回以视世间,兴灭嗟逝水。

贤智处其中,如电与泡耳。

醉又当何为,不醉亦如此。

晨鸟东西驰,日落归山梓。

山高圆景微,朔风连夜起。

揽衣坐茅堂,此心不可似。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不饮酒二十首(其二)》,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酒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醉乡在何处,试问东皋子”引出对醉乡的探寻,东皋子是古代隐士,这里借以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的“窅然丧天下,皇帝曾游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利的淡漠,以及对帝王权力的质疑,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阮陶之所至,恐当是块垒”引用阮籍和陶渊明的故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可能是指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不顾世閒名,沉湎竟奚以”则表达了诗人对名誉的不屑,以及对沉迷于酒的深思,似乎在探讨醉与醒之间的意义。

“旦昏无移时,双眸湛如泚”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对时间的敏感感知,双眸湛如泚,形容眼神清澈而深邃。“回以视世间,兴灭嗟逝水”进一步强调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将世间万物比作流水,暗示一切皆会消逝。

“贤智处其中,如电与泡耳”表达了对贤者智慧的肯定,同时也指出这些智慧如同闪电和泡沫一样短暂易逝,强调了人生短暂的主题。“醉又当何为,不醉亦如此”则是对饮酒与否的思考,似乎在说无论是醉还是清醒,人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常。

最后,“晨鸟东西驰,日落归山梓”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晨鸟的飞翔与日落归巢,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归宿。“山高圆景微,朔风连夜起”则通过山高、日微、夜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揽衣坐茅堂,此心不可似”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不受外界影响的决心。整首诗通过对酒的探讨,深入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感戚夫人事

女以色而死,士以才而亡。

处才不才间,此语最深长。

我昔愚自信,遭逐方悲伤。

投迹归山林,为乐特未央。

失马反为福,始悟得不偿。

向来尤其人,今乃佩恩光。

忮心成美意,陷阱为康庄。

寄语斯鞅辈,善刀宜早藏。

(0)

寄题时氏小飞来三首·其二

旷士无时不爱山,却嫌庭户少巑岏。

何年劫火留遗断,便作北高峰下看。

(0)

和张倅湖上十绝·其二

旷士同游兴自浓,那堪霁景上曈眬。

忽惊画手开千嶂,不见愁眉蹙两峰。

(0)

致政张教授晚而买妾有女戏赠

隐君无妇几经时,暮景鳏居却未宜。

且喜中郎新有女,岂容白傅老无儿。

闺中不著玉川婢,天下应传京兆眉。

无计去陪汤饼客,花卿有子待歌诗。

(0)

送邦达邦操弟同恪赴省

二陆平时誉望长,近来小阮亦文章。

共排云路升天府,稳坐仙舟入帝乡。

去日渐惊梅萼破,归时同带桂枝香。

老夫已办酒千斛,细斫菖蒲作贺觞。

(0)

追送虞察院

夜半小溪饮,酒深增别情。

客随舟共远,诗与雪俱清。

严濑云木冷,富春烟水平。

故人相忆处,应过凤凰城。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