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德永远寄乾栗五百颗荷其厚意戏作长句谢之》
《吴德永远寄乾栗五百颗荷其厚意戏作长句谢之》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海山深处住多年,容貌虽衰齿尚坚。

长使玉泉归绛阙,每留真火暖丹田。

感君特地贻乾栗,知我犹能咬石莲。

土物欲寻香翠报,近来行市正增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对友人吴德永赠送乾栗的感激之情的表达。李光在诗中描绘了自己隐居于海山深处的生活状态,虽然年岁已高,但牙齿依然坚固,这象征着他的精神和意志并未因岁月而消磨。他提到自己常常往返于玉泉与绛阙之间,利用真火温养丹田,暗示了他在修炼或追求精神境界上的不懈努力。

诗中特别提到友人吴德永赠予的乾栗,李光对此深感感激,并以“特地”二字强调了这份礼物的珍贵和友人的深情厚谊。他自嘲自己还能咬石莲,以此来回应对方的厚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最后,李光提到自己想要以香翠(可能指珍贵的药材或香料)来回报对方的好意,但近来的行情上涨,似乎难以实现这一愿望,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幽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光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也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风骨和情趣。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汴河

炀帝开河鬼亦悲,生民不独力空疲。

至今呜咽东流水,似向清平怨昔时。

(0)

比红儿诗·其四十二

绣帐鸳鸯对刺纹,博山微暖麝微曛。

诗成若有红儿貌,悔道当时月坠云。

(0)

送韩侍御自使幕巡海北

微雨空山夜洗兵,绣衣朝拂海云清。

幕中运策心应苦,马上吟诗卷已成。

离亭不惜花源醉,古道犹看蔓草生。

因说元戎能破敌,高歌一曲陇关情。

(0)

唐昌观玉蕊花

琪树芊芊玉蕊新,洞宫长闭綵霞春。

日暮落英铺地雪,献花应过九天人。

(0)

灵岩述旧

不到灵岩又二年,重来风景尚依然。

层峦迥出青霄外,倦鸟归飞夕照边。

坐爱云林泉石好,行寻煖谷野桥连。

同游不觉天将晚,暂借僧房一榻眠。

(0)

春光好·其四

碛香散,渚冰融,暖空濛。飞絮悠扬遍虚空,惹轻风。

柳眼烟来点绿,花心日与妆红。

黄雀锦鸾相对舞,近帘栊。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